尤其是城市,很多家庭都是姥姥在幫忙帶娃。
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老人「重男輕女」的思想觀念減退了,兒子和女兒都是自己的孩子。
父母不會認為女兒嫁出去了,就是潑出去的水,跟娘家沒有關系了。
因此,他們不會覺得女兒生的孩子是外人,幫忙帶外孫(女),是在幫別人家帶孩子。
尤其是獨生子女家庭,無論是孫子(女)還是外孫(女),都是自己的第三代,都是自己家庭的傳承,這讓姥姥姥爺對外孫、外孫女的疼愛,一點兒也不會比爺爺奶奶少。
另外,對大多數寶媽來說,有了孩子以后,如果需要老人帶娃的話,心理上會更偏向于姥姥幫忙帶孩子。
由于生活習慣、育兒觀念的不同,隔代養育更容易產生分歧,很多奶奶帶娃時有一種心態,覺得是在幫兒媳忙,對寶媽的要求會更高。
萬一寶媽與奶奶出現了分歧,寶媽出于保護和自衛心理,也不好溝通和調節。
可姥姥帶娃就不一樣了,寶媽是姥姥帶大的,生活習慣,育兒理念,姥姥與寶媽的會更相近,血脈相連的母女倆,姥姥也更愿意執行女兒的養育理念。
就算有了一些分歧和矛盾,母女倆也不會真的計較那麼多,更利于家庭的和諧。
綜上所述,很多家庭有娃后,更愿意姥姥幫忙帶娃,姥姥帶娃也更加普遍。
而孩子頭3年,會與照料者之間存在一種特殊感情關系,心理學上稱之為「依戀」,孩子會打心底信任、依賴和親近這個人。
如果姥姥陪在孩子身邊最久,孩子對她的依戀也會愈加深厚,自然會更加親近了。
孩子3歲以前,往往是寶媽承擔了更多的養育責任,懷孕時的不適,生孩子的疼痛,照料孩子的辛勞,都讓寶媽付出更多。
姥姥心疼女兒,她知道懷孕、生養孩子是女兒人生中最需要幫助的階段,為了讓女兒在這個階段過得更順利一些,不論是經濟上,還是精力上,她們都更愿意為女兒付出。
很多姥姥因為心疼女兒,只要女兒有需要,會主動放棄舒適的生活,不辭辛苦地幫女兒帶孩子。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