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經常被家長吼罵的孩子,身體會出現5個可怕的后果,後悔都來不及
2024/04/28

ADVERTISEMENT

帶娃的時候,我們總是忍不住會發脾氣,有時候是孩子調皮,有時候,則是把自己的負面情緒,向孩子發泄。

1.父母經常對孩子發脾氣,會給孩子造成哪些負面影響呢?

①可能會讓孩子變成討好型人格。

于父母而言,孩子處于弱勢一方。為了不讓父母發脾氣,他們會通過壓抑自己的需求,來迎合父母,獲得父母的歡心。長此以往,孩子就可能會變成討好型人格。

討好型人格的孩子長大后,內心會缺乏安全感,喜歡迎合和取悅別人,不懂得拒絕,做事畏畏縮縮,只要不發生沖突,做出什麼讓步都可以。

ADVERTISEMENT

②性格內向,不懂的表達自己的需求。

因為父母從來沒有好好和孩子溝通過,所以孩子也不知道該如何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是時間長了,他們的溝通能力就會慢慢退化,很難也會很不好意思清晰地向他人表達自己的需求。

于是,你會發現孩子越來越沉默,越來越內向,甚至可能造成心理障礙或者表達障礙。

③學不會愛自己,也學不會愛他人。

父母的語言及肢體暴力,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不被愛,也會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所以,他們永遠學不會愛自己,也學不會怎樣去愛別人。

④容易脾氣暴躁。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從小看到父母用極端的方式處理情緒,他們就會熟悉這樣的模式。長大后,他會下意識地沿用這樣的模式來對待孩子、伴侶或者是身邊的其他人,甚至出現攻擊[性.行.為]。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最后,我們發現自己變得和曾經的父母一樣,變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因為一個家族的情緒處理模式,也是會遺傳的。

ADVERTISEMENT

⑤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

研究發現,長期遭受父母語言暴力的孩子,大腦的韋尼克區和前額葉之間的連接會減少。

韋尼克區是大腦聽覺中心、視覺性語言中心、聽覺性語言中心,可以控制語言理解的技能,連接減少會影響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ADVERTISEMENT

學霸都是「練」出來的,掌握這些技能,孩子學習少走彎路
2024/05/07
小學生因姓名「簡單」爆紅,連名帶姓共2筆,老師:幸好有彎鉤
2024/05/06
哈佛研究發現:長大后越混越好的孩子,7歲前多半就有3個「強點」
2024/05/01
不論你的孩子有多大,能讓情緒變得穩定的4句話,記得常對他們說
2024/04/29
北大教授每天帶孫女玩,令兒媳不滿,孩子專注力超強讓老師稱讚
2024/04/29
孩子的差距到底是怎樣被拉開的?看完這些你就明白了
2024/04/29
如果可以,盡量少跟孩子生些氣吧,這是過來人的忠告
2024/04/29
為什麼孩子長大后,只要父母不聯系他,他就從不往家里打個電話?!
2024/04/29
長大后跟父母不親的孩子,其實小時候就有這些特征,你發現了嗎?
2024/04/28
「媽媽,我怕」!6個月到5歲孩子「害怕清單」:娃娃總說害怕,你的回答很重要
2024/04/28
孩子的睡姿暗示不同的性格,如果娃是第4種,那就要恭喜你了!
2024/04/28
6歲前,千萬別逼孩子做這4件事,會成為他一生的陰影,越早知道越好
2024/04/28
寶媽別當著「孩子面換衣服」,尤其是家有「男孩子」,對孩子影響很大
2023/10/06
博士媽媽「熬了9夜」,把國小英語800個單詞,整理成「思維導圖」,孩子一周記牢
2023/08/23
快訊/關懷金來了!發錢「現金1000元」,1.6萬人領得到
2025/01/18
射雕新增多個出品方,肖戰亮眼表現讓業內對射雕信心大增
2025/01/18
2003年,梅艷芳「彌留之際」40多位好友都去醫院告別,但她卻多次叮囑保鏢:我死都不見那「兩個人」
2025/01/18
當34歲肖戰跟47歲黃曉明站一起,我才徹底明白,什麼叫頂級自律
2025/01/18
廢死聯盟:黃麟凱獄中考到「街頭藝人證照」,遺願曝光:讓人意想不到
2025/01/18
趙露思休息沒滿月爆復出!陸媒揭「恐遭冷凍2年」困境:她無路可走
2025/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