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李姐近段時間因為女兒的性格非常焦慮,明明自己也算比較外向開朗的人,老公呢,雖說不善言談,也不至于膽小不敢說話,可女兒從小就表現得較為內向、安靜。
上幼兒園后,老師總夸她女兒乖、安靜、不鬧騰,要是再開朗一點就更好了!李姐呢,也并未在意,覺得女兒大點可能就好了。
可上了小學的女兒,不僅沒有變開朗,反而更安靜了,就連跟同學、老師說句話就會臉紅,上課更是不敢舉手回答問題。看著其他活潑開朗,和老師同學打成一片的孩子,再看看總是獨自玩耍的女兒,李姐就非常著急。
雖說孩子學習成績還可以,但她的這個性格,確實讓人頭疼,李姐也不知道該如何引導教育女兒了。
對此,李姐總是沖著老公抱怨:這孩子內向、不善溝通的性格,真是完全遺傳了你!
而她老公呢,則說:孩子的性格,先天影響非常小,重在成長環境,你每天都吼孩子,孩子性格能外向嗎?
那麼,孩子的性格到底是受父母遺傳,還是后天環境形成呢?若是遺傳父母,又會是遺傳爸爸還是媽媽呢?
帶著這些問題,文文爸開始了查詢,還別說,真讓我找到了點東西,分享給大家。
遺傳學專家羅伯特·普洛明說,孩子的性格會受父母的DNA影響,當然不是全部因素,但DNA要比其他所有因素加起來還重要。
這話真是一點不夸張,也是有科學依據的,遺傳學研究界目前的共識是,孩子各方面的差異,受基因影響大。俗話說:3歲看大,說的就是孩子從娘胎中自帶的天生氣質。
遺傳學專家曾對850對雙胞胎進行了性格研究,結果發現幾乎所有人的性格特質,都具有中等遺傳度,換句話來說,孩子的性格,受父母基因遺傳影響比例約占30%-60%。
由此可見,孩子的性格受父母性格影響是對的,但并非遺傳某一個,很可能受雙方性格影響。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