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了適齡年紀就會到學校去上學,這階段相信很多家長都開始關心孩子的學習情況,而且除了老師在課程上教授的,平時在家時,很多家長也會把自己對學習的理解去指導孩子,但是有些家長因為自己的「不專業」,反倒是弄出很多尷尬的局面。
小李的孩子今年上小學了,平時孩子一放學后寶媽就會去關心孩子的學習情況,以及在學校的表現,因為孩子處于一個好奇心較高的階段,雖然覺得很煩,但寶媽都盡力調整的心態去回答孩子。
這天,寶寶一臉不開心的拿著期末成績單回家,媽媽感覺發現后,急忙詢問原因,原來是孩子這次考試考得不好,媽媽急忙安慰了下孩子,
轉頭拿起了試卷進行檢查,看到其中一道題目中,媽媽怒著要去找老師理論,說是被老師打錯了分數,卻被結果打了臉。
原來,當家長氣沖沖來到班主任的辦公室時,一開口就質問老師「11減4等于7,這道題不對嗎?」,為什麼要扣掉孩子的分數,被問的一臉懵的老師在認真看過試卷后,耐心的跟家長解釋道,孩子這次考試的題目中考的是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題目問的是,桌子上擺著11根蠟燭,吹滅了4根,問還有幾根蠟燭,而并不是問的是還有幾根亮著的蠟燭,所以結果是還剩下11根蠟燭,而不是7根。
聽完老師的回答后,家長一開始來時的底氣和憤怒一下子轉變成尷尬,跟老師道完歉之后,馬上灰溜溜的回了家。
其實,在給孩子指導學習時,很多家長都會遇到這樣的事情,沒有認真看清楚題目的要求,就很容易做錯題,這也能說明培養孩子邏輯理解能力對孩子的學習有多麼重要,幫助孩子遇到類似問題的時候就不會再做錯。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