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由宮崎駿導演編劇的《神隱少女》問世,不但得到了2003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的殊榮,多年來也陪伴著許多觀眾成長,作品中以「愛與勇氣」為基礎,延伸出對于人性與文化討論,對于觀眾來說,在不同時期觀看這部作品,都會有不同的感受。
《神隱少女》中每一個角色、每一個場景、每一個劇情鋪排,甚至是每一句台詞都富含深意,故事描述10歲的荻野千尋和父母一同遷入新家,但是由于迷路的關系,千尋一家人來到小鎮的隧道,一家人走進隧道后,開啟了千尋一段成長的奇幻旅程。從千尋的父母變成豬后,千尋在白龍的幫助下,進入了湯婆婆的湯屋工作,而進入湯屋工作的條件,是必須以自己的名字交換的,被取走名字的千尋,逐漸忘了自己是誰,他們得請求錢婆婆的幫忙,才能有機會回到原來的生活。
《神隱少女》的世界觀,是以人類社會作為主軸所布局的世界,一切都在虛幻與真實之間,找到了絕佳的平衡位置,欲望、貪婪在不同角色身上所呈現的,透過動畫的魔幻感,產生了一種與現實世界截然不同的情調,被賦予了許多跨時代的意義。
湯婆婆、錢婆婆、白龍、鍋爐爺爺、無臉男,甚至是河神等等,所有的角色都成為千尋「成長」的不同關卡,湯婆婆的勢利、錢婆婆的寬容、白龍的無私與友情、鍋爐爺爺的職人精神、無臉男被感化的過程,甚至河神與大自然(環保議題)的關系,透過劇情的呈現與對話,都讓千尋(觀眾自身),都認知到在成長這條路上,總得經歷過一些疼痛,你學會了許多事情,而成長必須付出代價,這些代價或多或少,但犧牲奉獻換來的,是成長中最無價的寶藏,你不能忘了你自己的名字,唯有不斷反思自己存在的價值與根本,你才會有更充足的勇氣去面對未知的挑戰。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