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無意間看到一個視訊,頗受感動。
有一個9歲的小男孩,媽媽兩年前因為意外離開,家里就只剩下他和爸爸兩個人。
但天有不測風云,小男孩的爸爸沒多久也因病癱瘓,所以這個家里唯一的「頂梁柱」倒下了,重擔全部落在了小男孩一個人身上。
視訊中的男孩為了維持生計,每天在上下學路上撿一些飲料瓶子賣掉,然后買菜回家做飯。
做好飯后,他又一勺一勺的喂給爸爸吃,到了晚上,又給爸爸換衣服,擦洗身上,每一個動作嫻熟的讓人心疼。
在采訪中,記者問這個小男孩:你每天既要上學,還得照顧爸爸,你累嗎?
原以為這個小男孩會像很多人一樣,感慨生活的無奈和辛酸,但實際上,他的回答卻讓人出乎意料,他說:不累啊,我爸爸媽媽那時候也是這麼照顧爺爺的。
小男孩用稚氣未脫的一句話,給我們展現了他的善良,以及來自于父母那里代代相傳的「孝心」。
老話說:百善孝為先。
雖然每一個家庭,都不希望在自己身上發生什麼悲劇,但作為父母,卻都希望自己的兒女能夠具備「孝順」的美德,讓自己到了晚年,能享受子孫繞膝、家庭和美的天倫之樂。
那麼作為父母,如何判斷自己的孩子長大后孝不孝順呢?
其實,正如民間所說的那樣,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通過孩子兒時的一些特征,就能很大程度上看出來他有沒有孝心。
而一般情況下,真正「孝順」的孩子,小時候身上就有3個特征,如果你家孩子也有,那就說明你的晚年不用發愁,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有人說:任何一段情感的維系,讓彼此覺得輕松和踏實的根源在于「我被看到」。
對應到親子關系上,也是如此。
判斷孩子長大后會不會孝順父母,就看他小時候能不能看到父母身上的辛苦和勞累。
就像之前看過一個短視訊,有一個媽媽在打掃家務,十歲的兒子不但不幫忙,還在一旁優哉游哉的嗑瓜子。
更可氣的是,這個媽媽剛掃完地,轉身一看,又是一地的瓜子殼。
遇到這樣「看不到」父母的孩子,能指望他以后盡孝在床前嗎?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