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完《山道猴子的一生》了,先說結論:開學後,我一定叫我的學生先把這部神劇追完!好好討論與反思這部劇,真的受益一生。
為什麼會這樣說呢?撇除掉我對車圈不熟,但這部劇的結構幾乎可以套用在每個不同的圈子。這部劇裡面包含商業買賣、友情、愛情、自尊甚至到生涯規劃,其實每個議題都非常值得深入討論,然而就是因為劇本的易懂,才會讓許多非車圈的人有感。
近年來隨著網路社群起飛,青少年的社群中出現各式各樣的題材,其中有幾種貼文蘊藏著所謂的流量密碼,像是:
「交往前可以試車嗎?」
「沒175的先淘汰?擇偶身高條件大公開!」
「深深愛你的男生會這樣做」
以上等等,真的有太多可以舉例。老實說我有一陣子也非常著迷這類型的影片,尤其是對自己人生不滿意的時候,很多時候我們太習慣把人生的不順遂想要去找歸因,因此我們就有機會從這些影片上看到解答,似乎只要把這些條件都先改過了,人生就有可能變得更順遂。
可是如果真的是這樣想,那未免也把人生想的太簡單了。我記得有一次我的督導跟我分享一個有趣的譬喻,她說我們常常在感情中說彼此各取所需,但是到底身在彼此的兩人知不知道他們互相需要的是什麼?以及他們能夠提供的是什麼?
回到《山道猴子的一生》,以男主來說,他認為自己騎重機勝過騎塑膠車的兄弟,因此他渴望透過重機來定義自己的人生價值,那麼會被他吸引的女孩子一開始一定也是會注意到他的重機。
然而有趣的來了,如果是會被重機所吸引的女生,那麼她的生命中出現下一個騎更帥重機的人,她是不是又會跑去跟其他男生在一起,因此這時候男主就陷入一個必須不斷提升重機檔次的道路,好讓自己好不容易交到的女朋友,不要那麼快被把走。
雖然江湖上流傳一句老話:「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就算得到了,最終還是會跑走。」
但是重點來了:曾經擁有耶!
「我曾經擁有過一台重機」
「我曾經擁有過一個正妹女友」
「我曾經在IG上的粉絲數破10萬」
人性很有趣,人們總是會因為沒有得到的而羨慕或抱怨,卻不會思考擁有的背後需要付出什麼代價,于是人們在這個資本的社會學會了不斷升級打怪、不斷競爭、不斷蒐集更多更稀有的獎勵。
這就是現在社會教會我們的東西,很可悲也卻也很真實。
因為叫你不羨慕那些有錢可以到處吃美食旅遊的人是不可能的,要不然IG上那些美食旅遊經營者又怎麼可以生存呢?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