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地方,對于孩子出生之后「誰第一個抱」是有講究的,不能亂抱,甚至在很多地區,連孩子的爸爸也不是「第一個抱孩子」的最佳候選人。
至于到底誰應該第一個抱孩子,說法不同,選擇也不同。
孩子出生后誰第一個抱孩子?地域不同,習俗也不同
「小五,包子蒸好了,去給你張姨家送一點」,廚房里,傳來了媽媽的聲音。
「好嘞」,小五說完,就到廚房里,拿著袋子開始裝包子了。
小五住在山旮旯的一個小山村里,村子比較貧困,所以出色的孩子也不是很多,而小五就是村兒里唯一一個考上名牌大學的孩子。
當時在得知小五考上了名牌大學之后,要不是湊不齊路費,整個村兒都差點送小五去上學。所以說,小五在村里可是「名人」,是最有文化的人。
裝好包子之后,小五就準備出門去張姨家,而媽媽這時候也囑咐:「快點的」。
「知道了」,小五不明白,送個包子為啥這麼著急。
到了張姨家之后,看到院子里好多人,都沒進屋,但是看到小五之后,卻著急忙慌的讓小五進去,小五很疑惑,不知道發生了啥事兒。
而就在小五進屋之后,就聽見里屋傳來了嬰兒的哭聲,緊接著是張姨家的人歡天喜地的聲音,之后便看到接生醫生將孩子抱了出來,然后讓小五抱一下。
小五當時就懵了,下意識的小心的抱了一下嬰兒,醫生便又接回去了。
後來小五才知道,媽媽之所以讓自己去張姨家送包子,其實目的并不是給張姨吃包子,而是讓小五去「抱孩子」。
因為這個小山村有個習俗,就是誰是第一個抱孩子(接生醫生除外)的,那麼孩子長大以后就會擁有和這個人一樣的成就。
也就是說,小五抱了孩子,那麼這個孩子以后也會變得非常聰明,以后也會考上名牌大學,成為一個有學問的人。
對于這種習俗,很多現在的年輕人總覺得是一種迷信思想、迷信行為。
確實,誰抱了孩子,孩子就能夠擁有某種能力的話,真的不太實際。
不過,關于孩子出生后誰第一個誰抱,還真的有講究,并且這些講究還都是有科學依據的,不注意可能真的會傷害孩子。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