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曾說:「說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我們天天說話,并不見得我們會說話。我們說了一輩子的話,試問有幾句話是說得特別好的。」
的確,大多數人一歲左右便能開口說話,但有些人卻一輩子都沒學會好好說話,尤其是對身邊的人。我們常常對外人很客氣,但對親近之人,尤其是孩子,卻是隨心所欲說著傷人的話。
很多父母卻將其誤解為對孩子的打擊教育。
孩子考了95分,他們會質問:「為什麼會丟5分?」
當孩子因取得好成績而開心興奮時,他們會擔心孩子因此就「飄」了,必須要打擊一下。否定甚至貶低的話,如同一盆冰水,澆向孩子。
長期被父母打擊否定的孩子,內心是什麼感受呢?
幾年前,一個叫小斯的孩子,在大學聯考后跳水自盡。遺書中,他控訴父親對他太嚴厲,總是打罵。即使考了高分,父親都是沒好氣地告誡他「不要驕傲自滿」。時間久了,他覺得「活著沒有任何意義」。
心理學中有個「皮格馬利翁效應」,強調期待和信任對一個人的影響力。父母是孩子最信任和相處最久的人,親子間的「皮格馬利翁效應」會更明顯。
教育家蘇珊.福沃德在《中毒的父母》中指出:「小孩總會相信父母所說的有關自己的話,并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如果父母長期對孩子說負面的話語,孩子也會因此懷疑和否定自己,認為自己是很糟糕的,而這種「我不行」的認知會影響他一生。
父母大多希望孩子能聽話,也會采取各種措施,試圖讓孩子就范。常見的手段之一就是威脅了。
孩子亂跑,恐嚇他會被人販子拐走;調皮搗蛋,則威脅說不要他了;不收拾玩具,則裝作把玩具扔了;不認真讀書,則斷言他長大后只能撿垃圾……
父母喜歡說狠話,用孩子在乎的事物威脅,根本原因是見效快。但是,父母不清楚,這種順從不是因孩子明理,而是出于內心的恐懼。
表面上,父母得其所愿,但其潛藏的風險無法想象。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