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飯后,我家隔壁又傳來吵聲,我跟老公對望了一眼,頗為有些無奈。
左鄰右里,大家都熟知底細,我們知道這爭吵聲的源頭,一定是隔壁徐姐和她就讀四年級的兒子。果不其然,晚飯后我下樓遛娃的時候撞見了徐姐,她紅腫著眼睛,一臉委屈地向我吐苦水:「兒大不由娘,這才10歲呢?就不聽話了,說他兩句就不耐煩地頂撞我。」
我好心勸徐姐:「教育孩子還是需要點耐心,別太心急了。」
徐姐感嘆:「好脾氣都被臭小子給磨完了,每次做錯事,
我本想勸勸徐姐不要總是給孩子講道理,喋喋不休地嘮叨,很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情緒,但想到「清官難斷家務事」,有些話「忠言逆耳」,為了維持和諧的鄰里關系,還是不說為妙。
事后,我跟老公就「給孩子講道理」的教育問題做了討論與自我反省。
老公頗有感觸地談起了往事:「我就是最怕講道理的家長,還記得以前在大伯家借住過一段時間,大伯就總愛給我講道理,談古論今,心里就覺得大伯這人特煩人。你想想,那時候年齡小、認知也有限,對大伯嘴里的道理哪能想得明白?我只認為,明明犯錯的事已經可以翻篇了,但大伯揪住不放講道理,所以我總喜歡跟他對著干。」
我認為老公所言是「話糙理不糙」,用成年人的思維去跟孩子講道理,孩子怎能全面理解?這無疑是養育路上犯的大錯。孩子的成長之路,就是一個不斷犯錯與修正的過程,家長有其他很多方法去幫助孩子認識錯誤、改正錯誤,為何偏要一意孤行用講道理的方式讓孩子認識到錯誤呢?
混跡育兒圈的這些年,我曾見過很多父母教育孩子的場面,往往是耗時良久的。大人苦口婆心地勸說,孩子垂頭喪氣地聽著,到最后家長說得口干舌燥,但是孩子聽進去了多少卻是未知。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