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孩子們的學習從線下搬到了線上,為了能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父母們也是絞盡腦汁。
前幾天就有一個朋友向我吐槽,她的男孩現在上初二年級,眼看著馬上升入高中,想著孩子整天在家上網課,就將家中采光最好,房間寬敞的房間布置一番作為了孩子的書房。
在家上網課期間,全家人也都盡量保持安靜,生怕打擾了孩子學習。本想著為孩子提供了如此舒適又靜謐的學習環境,孩子便會專心得上課。
可現實卻完全相反。
一次我的閨蜜悄悄得將書房的門推開了縫隙,想要查看孩子學習情況,沒想到看到的不僅是孩子在上課時不認真聽講東張西望,下課后更是無心向學躺到床上悠閑得玩起了手機。
看到這一幕的她,直接就火冒三丈,隨即便將孩子嚴厲得責罵了一頓。
她想想自己小時候只有小小的書桌學習卻十分認真。而孩子現在有了專屬書房反而愈發不自覺了呢?
你家的書房就是最好的學區房
韓國首席媽媽全惠星的家中有6個子女,全部哈佛耶魯畢業并且身居要職,一個家庭培養出6個學霸絕對不是空穴來風,在他們家中擺放了足足17張書桌,可見這秘密就藏在這書房的打造里。
如果用行為心理學來解釋學霸的養成,那就是環境會觸發特定的行為。
斯坦福大學專家福格曾經提出一個行為模型,一個人要做出某種行為必須具備3個條件:有足夠的動機,有做這個行為的能力和環境的提示。
當家中客廳有台電視,那麼每次回家就會糾結要不要打開看一小會兒。而當減肥的時候看到一包薯片,也會猶豫是否打開品嘗一下。也許一個人暫時克服了一時的沖動,可在其中卻消耗了大量的意志力。
如若一個沙發周圍擺放了許多書時,坐在沙發時就會第一時間想到看書,這就是提示的價值。
而選擇看電視還是看書并不需要與自己較勁,只需家中的環境稍作調整,孩子便會從一邊看電視一邊自責狀態,轉變為積極的學習和成長。
日本有位厲害媽媽,不僅將自己的三兒一女全部培養進入東京大學,而且是考取了難度系數最大的東大理三醫學部,這就相當于我們考高時,需要學生考取700分以上的成績才能夠被錄取。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