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兒童教養
兒童健康
育兒好物
兒童安全
簡易生活
全部
    
孩子有「這4種表現」,大多是步入了敏感期,家長引起重視好好引導
2023/08/29

導讀: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會有很多特殊的時期,如果家長能夠及時識別并且抓住機會,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如果家長錯誤的引導,可能會導致孩子錯過最佳的成長機會,悔之晚矣。

明明已經9個月了,媽媽十分注重衛生,每次帶明明曬太陽回來之后,都會幫他洗手洗臉,甚至不允許陌生的人碰明明。

可是最近這段時間,明明卻總是喜歡吃手,甚至還會將身邊的一些東西放到嘴巴里吃,媽媽看到明明如此不講究,十分生氣。

每次明明正在吃玩具時,媽媽都會打他的手,試圖通過這種方式,讓明明改掉吃玩具的習慣。

鄰居王奶奶是幼兒園老師,對于兒童成長方面比較有經驗,他告訴明明媽媽,孩子應該是進入了口腔敏感期,建議明明媽媽不要打孩子,而是應該要盡可能將玩具清洗干凈,滿足孩子的吸吮需要。

果然,她為孩子買了一些膠質的玩具,允許孩子吸吮之后,吃手的次數也減少了。看來,敏感期還真是要正確引導的。

關于敏感期,這幾個點要提前知道

孩子的一生中會有很多敏感時期,如果家長可以及時識別,并且幫助孩子正確度過敏感期,那麼將會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孩子的成長路上,家長要時刻保持學習心態,助力孩子身心健康。

首先,什麼是敏感期?

很多家長總認為孩子小,什麼都不懂,可是,突然到了一個階段,孩子對于某一個事物特別敏感,比如對某一個動作尤其執著,不允許其他人更改,這種行為看似枯燥無味,可是孩子卻樂在其中。

從語言方面來說,最明顯的表現是模仿,家長可以及時識別,比如家長說什麼話,孩子都會模仿,他們不加以辨別的予以模仿,這說明孩子進入了語言敏感期,家長應該要及時為孩子做榜樣。

其次,敏感期具有不可逆性。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錯過了敏感期,十分懊惱,于是想要再次引導孩子進入敏感區,試圖通過這種方式進一步促進孩子的心健康發展。這種想法是不切實際的,敏感期具有不可逆性。

有些事情錯過了就再也無法彌補,家長應該熟讀育兒書籍,對于孩子各個敏感期的表現爛熟于心,同時正確的引導,讓孩子充分利用敏感期提升自我。

最后,敏感期時間不固定。

說到孩子的敏感期,很多家長往往希望可以得到一個固定的時間段,其實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同,時間也不固定。

就像口腔敏感期,有的孩子6個月就開始了,有的可能到9個月,持續時間長短也不一樣。如果能正確引導,持續的會短一些,反之,則可能要很長時間才能度過。

敏感期的表現,家長要爛熟于心

面對孩子看似反常的行為,家長干預是常見的錯誤做法,因此,面對敏感期的孩子,家長的認知很重要,不斷提升育兒常識,助力孩子快樂成長。

表現一:突然對某些事物高度敏感

通常情況下,由于孩子年齡小,不管家長如何安排,基本上沒有意見,可是,到了敏感期之后,孩子往往會對于某種事物高度的專注,他們不允許其他人破壞順序,也不希望其他人干預自己的選擇。

很多家長將敏感期的孩子歸咎為執拗,其實,這只是一個階段的表現而已,家長應該要辯證性看待,為孩子提供便利的條件,而非是和孩子對著干,干預孩子的敏感期。

表現二:喜歡模仿別人

最初家長會喜歡和孩子以問答的方式相處,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進入了敏感期,家長發現孩子竟然可以模仿電視人物的言行,對于家長的一言一行,往往也會潛移默化影響孩子的行為。

表現三: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敏感期,孩子非常重視自己的意見,不允許其他人反對,尤其對于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往往會反應強烈,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表現自我獨立性,這也是孩子開始標榜自我的開始。

表現四:對周圍的事物格外好奇

周圍的世界是奇特的,尤其步入了敏感期之后,孩子往往會希望自己可以觸摸到周圍的事物,這個時期,家長應該注意孩子的安全,對于有安全隱患的東西,比如水壺之類的,應該要及時放好,避免對孩子造成傷害。

面對陌生的事物開始詢問為什麼,問題五花八門,家長往往會被問到無話可說,孩子出現這種情況是提升想象力的開始,家長多點耐心,給予孩子鼓勵,允許孩子提出天馬行空的問題,培養孩子豐富想象力。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正確度過敏感期?

1、引導孩子的行為

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乖巧懂事,面對孩子的不恰當行為,往往會忍不住制止,比如孩子在墻壁上畫畫,家長可以試著給孩子指定畫畫的空間,幫助孩子開發繪畫潛力。

引導孩子的行為并不只是語言方面,更應該通過實際行動,不允許孩子做出某些行為,那麼家長要嚴格要求自己,不能觸犯規則,避免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

2、為孩子做良好的榜樣

孩子進入了敏感期之后,往往會很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如果家長經常說臟話,孩子也會隨口說出臟話,家長的言行都會成為孩子模仿的原件。

電子設備隨處可見,年齡很小的孩子也往往對其很感興趣,家長一味制止,往往適得其反,倒不如盡可能為孩子選擇合適的電視節目。

3、尊重孩子的想法

孩子的想法或許并不完美,也具有實際操作的意義,可是盡管這樣,孩子有了想法,本身就是一種進步,家長應該及時予以肯定,不必一味批評,引導孩子逐步完善。

家長將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允許孩子不夠完美,否定會滋生叛逆情緒,不利于親子感情的正向流動。

結語:

孩子處在敏感期,難免會有很多反常的動作,家長要多份耐心,靜等花開。

北醫護妹花80萬,將18坪舊房大改造,1坪都不浪費,衛生間干濕分離,陽光大陽台超治愈
2023/07/06
奶奶太會收拾廚房:用墻面收納,讓狹窄「單行道」廚房變整潔!
2023/07/06
新竹三口之家爆改40年老房,樸素布局卻一塵不染,看過的人都說溫馨:這才是真正的豪宅!
2023/07/06
月薪4.5萬,房貸530萬,買下40坪的房子,裝修壓力大,但有家了~
2023/07/06
斷舍離女孩出圈上央視,88㎡的家僅6件傢俱,常年堅持「不消費」
2023/07/06
52歲阿貝為愛妻用「6貨櫃花130萬」造60坪天然花園別墅,走進空中花園如進仙境
2023/07/06
屏東小夫妻,爆改46年狹長昏暗老房,改完明亮舒適,夢中情房無疑了!
2023/07/06
「媽媽,咱們家是不是很窮?」兩種不同回答影響孩子一生
2023/10/01
孕期,孕婦常吃的3種食物,可能是寶寶黃疸的「源頭」,早知早好
2023/10/01
3歲看大7歲看老?想讓孩子「更出色」,7歲前家長要給他立下「這5個規矩」
2023/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