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兒童教養
兒童健康
兒童安全
育兒好物
簡易生活
全部
    
再沒錢也要給孩子隆重過的「4個生日」,父母千萬別無所謂!趕緊記下來
2023/11/06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現在好像每個生日都會給孩子過,遇到一些比較重要的生日節點,甚至會大操大辦給孩子圖個好彩頭。不過,孩子過生日逐漸普及的情況下,現在很多家長往往容易忽略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4個生日。

這4個生日不僅是孩子人生比較重要的轉折點,更重要的是意味著他們一步步走向社會,成為一名真正的 「法律人」。如果家長不知道這個生日「冷知識」的,這篇文章一定要耐心看完,再窮也要給孩子隆重過!

第一個生日:孩子6歲

孩子6歲,這一年孩子正式步入學習生涯,從這一年開始,他們會體會到學習、社交、成長等各種壓力挫折。同時這個時期是孩子形成基本價值觀和行為模式的關鍵時間段,孩子第一個人生重要的節點,家長給孩子過生日一定要做足儀式感:

過生日這天請你認真地告訴孩子:

「過了6歲,你即將步入小學生活,你要開始努力讀書。讀書是為了讓你以后生活能夠有更多地選擇權力,如果你不選擇吃讀書地苦,長大了就要吃生活的苦。」

如果孩子不能理解這番話地含義,這里有三個建議幫助孩子理解何為生活的「苦」:

①帶孩子做一些他認為很簡單地事,比如有些孩子認為每天早上掃大街的工作很輕松,那麼可以帶孩子早起感受一番。親身實際體驗過,才知道什麼是「苦」;

②平時多帶孩子做一些體力工作,不限于寒暑假去農村體驗種地、養豬等一些臟活累活;

③多讓孩子看到父母的辛苦,千萬不要把孩子保護得像溫室里的花朵。

第二個生日:孩子14歲

孩子14歲,在很多地方看來,可能這只是個平平無奇的生日。但是從一個社會人的角度來說,這個生日非常重要!因為這是孩子成為法律人的年齡起點:

到了這個年齡,家長給孩子過生日必須要帶上一份嚴肅,因為 14歲是法律刑事起責點,要對8種重罪負責。告訴孩子3件事:

1.「14歲開始,如果對別人造成了人身傷害,則會因此付出法律的代價!這一點爸爸媽媽無法幫助你,更不能代你受過!你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2.同時,這個階段也是校園霸凌頻繁的年齡段,如果遇到經常故意欺負的人,一定要懂得運用法律的手段保護自己。

3.14歲也正是青春期「情竇初開」的年齡,我們可以允許孩子有喜歡的對象,但一定要正確引導孩子如何正確喜歡他人以及保護自己。

第三個生日:孩子16歲

孩子16歲,按照很多地方的習俗來說,到了這個年齡就是個小大人了。甚至經常聽我奶奶說,他們那個時候16歲就要嫁人當大人了。對于現在的我們來說,16歲雖不用成家立業,但卻是非常重要的生日節點。

16歲是孩子全部法律行為點,也就是16歲是所有的法律都不能觸犯了。這個時候,家長可以給孩子講一個道理:

「從今天開始,你就是真正的法律人了,如果滿16歲了,你觸犯了嚴重的法律(如故意殺人),最高可能判刑30年。30年后你就是46歲了,46歲時即便你出來了,你也已經是個廢人了,所以你要自己意識到過16歲生日的重要性。」

Tip:16歲的孩子通常會來到一個叛逆期,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有早戀、厭學、逆反的情緒,一定不要「硬碰硬」或說教。試著從孩子的角度去解決問題,或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第四個生日:孩子18歲

18歲是成人禮,這個生日的重要性當然不言而喻,當 孩子到了18歲,所有的責任該自己負責了。你要告訴孩子:

「你18歲了,今天是你的成人禮,意味著你已經是個大人了。我們將慢慢推出你的生活,你要為自己的未來生活努力,規劃好自己的人生目標,把媽媽希望你能做一個品行端正、心地善良、有責任有擔當的人」。

成人禮家長該給孩子塑造的儀式感應該是嚴肅而溫馨的,嚴肅地告訴孩子成人禮上的法律責任,溫馨地為孩子送上未來的祝福。

給孩子孩子過生日是為了塑造生活的儀式感,讓他受來自家庭的愛。這也是家長和孩子溫馨談心、增進感情的最佳時機,總結孩子在過去一年里做得好的地方與不好的地方,對于下一年的打算等等。總體來說,過生日對孩子、對家長來說意義非常重大。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

北醫護妹花80萬,將18坪舊房大改造,1坪都不浪費,衛生間干濕分離,陽光大陽台超治愈
2023/07/06
奶奶太會收拾廚房:用墻面收納,讓狹窄「單行道」廚房變整潔!
2023/07/06
新竹三口之家爆改40年老房,樸素布局卻一塵不染,看過的人都說溫馨:這才是真正的豪宅!
2023/07/06
月薪4.5萬,房貸530萬,買下40坪的房子,裝修壓力大,但有家了~
2023/07/06
斷舍離女孩出圈上央視,88㎡的家僅6件傢俱,常年堅持「不消費」
2023/07/06
52歲阿貝為愛妻用「6貨櫃花130萬」造60坪天然花園別墅,走進空中花園如進仙境
2023/07/06
屏東小夫妻,爆改46年狹長昏暗老房,改完明亮舒適,夢中情房無疑了!
2023/07/06
好多「懷二胎的媽媽」反應可能比頭胎大,這是為什麼呢?原因看這里
2023/11/11
朋友圈都刷屏了:一對「懂事」的父母,勝過「百萬的學區房」
2023/11/11
爸爸坐牢,媽媽出走,「獨自」撐起三代之家的6歲女孩,如今怎麼樣了……
2023/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