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開學后,作為新生的老師們,都要面臨一個重大考驗,就是要熟悉學生們的名字,因為根據往年的經驗,往往會有一些名字讓老師很崩潰。
在前幾年,很多家長給孩子起名都跟風叫「子涵」,「梓涵」,「芷涵」和「紫涵」等,名字的寓意其實都很好,但是讀音卻差不多。
因此,在「梓涵」一類名字盛行的時候,新生開學后,老師看到自己班級的花名冊時,會發現自己班里的女生有好幾個人雷同,同音甚至同字的也有,不過幸好姓氏不同,當然也不排除會有姓名完全一樣的孩子分到了同一個班。
「梓涵」的熱潮退卻后,家長們又開始追逐帶「萱」的名字,家長們之所以又青睞于「萱」字,因為 萱字本義解釋是萱草和萱花,也就是人們口中俗稱的忘憂草,用在名字里,是希望孩子忘記憂愁,有健康快樂的含義。
正是因為如此,叫「梓萱」的女孩名字扎堆出現,一度穩居排行榜榜首,男孩則叫同音不同字的「子軒」。
曾經有一個老師說,當一年級開學的第一天,她點名「梓萱」和「子軒」時,竟然有四五個學生站起來,以后老師點名時,就要想辦法對他們加以區分,想想老師就很累。
家長給孩子起名字時,總是喜歡扎堆,不過這個熱潮也更迭很快,很快「梓涵「梓萱」的熱潮都褪去了,但是,新一批「爛大街」的名字出現, 讓老師更是頭疼不已。
孩子出生后,家長在給孩子起名字時都會非常重視,畢竟孩子的名字要跟隨孩子一生,如果名字起得不恰當, 孩子上學后也容易被同學們嘲笑,工作后也會面臨很多尷尬。
當全員「梓涵」和「梓萱」的熱潮退去后,家長們給孩子起名字時,就會刻意避開這些扎堆的名字,會斟酌再斟酌,想給孩子起一個與眾不同,讓人很快就能記住的名字。
于是,家長們給孩子起名字的思路開始轉向稀有的字上面,這樣孩子的名字就別具一格,重名的會少之又少了。
不過,名字稀有,重名的機率變小了,但是,這些字往往是生僻字,是我們不常見的字,大多數字大家都不太認識,第一眼看到感覺熟悉,但是又不能確定讀音, 因此,也不敢貿然讀出來。
說到這里,我想到了我家二寶一年級新生開學前的家長會,當時班主任語文老師正在忙,就讓數學老師幫忙發給家長學生的錄取通知書,估計計劃中數學老師不點名,結果點到一個名字時,數學老師讀完了姓氏,笑一笑先放到了一邊,應該是有個字不能確定。
當數學老師剛讀出一個姓氏時,一個家長就過去把通知書拿走了,看樣子,這個家長應該已經習慣了別人不認識他家孩子的名字了。
家長會結束后,我看了班里的花名冊后才發現,這個孩子的名字里面有一個生僻字「禤」,這個字我也是查了后才知道讀「xuan」。
于是關于孩子起名,很多人也總結了,雖然家長們各出奇招的,但是無奈,新一批「爛大街」名字依舊扎堆出現,具體來說, 主要有下面幾點:
第一、用諧音,別出心裁蹭熱點
之前給孩子起名字時,很多時候家里老人做主,會結合國學經典中的經典詞句給孩子起名字,而現在的年輕父母,崇尚自己娃的名字自己做主,于是給孩子起名越來越奇葩了。
所以,在網絡發達的當下,尤其是90后的爸爸媽媽,給孩子起名字時,喜歡和網絡聯系到一起,其中一個孩子名字竟然叫「 王者榮耀」。
當看到這個名字時,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這的孩子的爸爸媽媽一定都是游戲迷,但凡一個不那麼癡迷玩游戲,也不會給孩子起這個名字。
還有一些有腦回路清晰的爸爸媽媽,自己本身不是復姓,但是又覺得復姓很特別,就給孩子起四個字的名字,并且會把爸爸媽媽的姓氏都加進去,比如:父母姓氏為「謝」和「祖」,父母一合計,就給孩子起名為「 謝祖龍恩」,估計起名字的時候還很得意。
還有一個爸爸得意的說:「 我姓陳,老婆姓余,女兒名字為陳余落雁。」沒想到下面的評論里收獲了一波冷嘲熱諷:如果女兒長得漂亮還好,如果顏值不高叫這個名字,女兒會被嘲笑,女兒的心理陰影該有多大。
除了上面說到的四個字的「偽復姓」名字外,還有一些名字更是出奇,比如爸爸姓氏陳,給孩子起名「陳總」,爸爸姓氏「董」,給孩子起名為「董事長」等。
類似上面的名字,也許爸爸媽媽在給孩子起名字時,覺得很有創意,但是,當孩子上學后和工作后,這些名字往往會給孩子造成困擾。
第二、起名字時喜歡用「稀有字」和「生僻字」,名字過繁或者過簡
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名字被網友們熱議,這些名字往往不是筆畫過多,就是筆畫過少,為了避免同名,家長往往會選那些很少見的生僻字。
而這樣的名字重名的是少了,但是孩子上學后,卻難為了老師和同學們,關鍵是筆畫太多的字,孩子寫名字時候也費時費力,有的孩子初學寫自己的名字時,因為筆畫太多崩潰大哭。
比如「 禤靐龘」,這個名字曾一度在網上引發熱議,孩子姓氏本來筆畫就多,父母又有給孩子起了兩個筆畫更多的名字,網友們都覺得這父母是故意為難孩子啊。
比如還有一個名字,姓氏為馬,結果名字里面又用了幾個馬字,家長應該是別出心裁,想著把帶馬的字集中到一起,可以體現父母的用心和有學問。
但是,這樣的名字真的好嗎?不說老師點名字的時候會有困擾,就連同學們,都會經常拿這樣的名字取笑,并且會給孩子起各種外號,因為小學生最喜歡給同學起外號了。
還有家長給孩子起過于簡單,連名帶姓一共2畫, 這個名字就是一個「、」加一個「O」,這個姓名剛開始很多人都以為寫錯了,或者只是當成標點符號和一個字母。
家長在給孩子起名字時,出發點都是想給孩子起一個有文化,有內涵,重名少的名字,想讓自己孩子的名字讓人看到就不會忘,與眾不同。
家長的這個想法完全可以理解,不過,為了不讓孩子以后因為名字出現尷尬,不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家長給孩子起名字時,還是要注意下面幾點:
起名字時要 避免有歧義的諧音,比如之前有一個孩子名字叫「 馬統鈣」,讓人第一想到的就是諧音「馬桶蓋」,這樣的名字孩子以后得多難為情。
此外,不是復姓的,不要為了另類而自創復姓;孩子的名字里面的字盡量別用太復雜的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