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開學后,作為新生的老師們,都要面臨一個重大考驗,就是要熟悉學生們的名字,因為根據往年的經驗,往往會有一些名字讓老師很崩潰。
在前幾年,很多家長給孩子起名都跟風叫「子涵」,「梓涵」,「芷涵」和「紫涵」等,名字的寓意其實都很好,但是讀音卻差不多。
因此,在「梓涵」一類名字盛行的時候,新生開學后,老師看到自己班級的花名冊時,會發現自己班里的女生有好幾個人雷同,同音甚至同字的也有,不過幸好姓氏不同,當然也不排除會有姓名完全一樣的孩子分到了同一個班。
「梓涵」的熱潮退卻后,家長們又開始追逐帶「萱」的名字,家長們之所以又青睞于「萱」字,因為萱字本義解釋是萱草和萱花,也就是人們口中俗稱的忘憂草,用在名字里,是希望孩子忘記憂愁,有健康快樂的含義。
正是因為如此,叫「梓萱」的女孩名字扎堆出現,一度穩居排行榜榜首,男孩則叫同音不同字的「子軒」。
曾經有一個老師說,當一年級開學的第一天,她點名「梓萱」和「子軒」時,竟然有四五個學生站起來,以后老師點名時,就要想辦法對他們加以區分,想想老師就很累。
家長給孩子起名字時,總是喜歡扎堆,不過這個熱潮也更迭很快,很快「梓涵「梓萱」的熱潮都褪去了,但是,新一批「爛大街」的名字出現, 讓老師更是頭疼不已。
孩子出生后,家長在給孩子起名字時都會非常重視,畢竟孩子的名字要跟隨孩子一生,如果名字起得不恰當, 孩子上學后也容易被同學們嘲笑,工作后也會面臨很多尷尬。
當全員「梓涵」和「梓萱」的熱潮退去后,家長們給孩子起名字時,就會刻意避開這些扎堆的名字,會斟酌再斟酌,想給孩子起一個與眾不同,讓人很快就能記住的名字。
于是,家長們給孩子起名字的思路開始轉向稀有的字上面,這樣孩子的名字就別具一格,重名的會少之又少了。
不過,名字稀有,重名的機率變小了,但是,這些字往往是生僻字,是我們不常見的字,大多數字大家都不太認識,第一眼看到感覺熟悉,但是又不能確定讀音, 因此,也不敢貿然讀出來。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