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的游樂場上,幾個孩子在玩,寶媽們樂的清閑圍在一起話家常,一個小男孩突然從孩子堆里哭著跑過來找媽媽,問清楚緣由,原來是玩的時候尿褲子了,媽媽隨即對著孩子吼了起來,有什麼好哭的,不怕人家笑話你嗎?
看到媽媽疾言厲色的樣子,小男孩忍住不敢再哭了。
于是這個媽媽和其他寶媽絮叨起來,說自家孩子太愛哭了,一件小事動不動就哭,男孩子家長大了可咋辦,一點都不堅強,愁死人。
青青媽媽說:我女兒倒不那麼愛哭,上次在幼兒園,臉都被其他小朋友抓破了,也不吭聲,老師都沒發現,放學回家我看見了才知道,也不主動告訴我,我還因此犯愁呢。
豆豆媽媽說:我兒子也愛哭,今年剛上幼兒園,剛開始幾天往幼兒園送的時候哭的撕心裂肺的,老師們抱著哄著適應了好幾天才緩和一些。看其他很多小朋友老師都不用操心,自己乖乖的坐那兒吃飯看動畫片,媽媽離開的時候不哭不鬧的。
對于孩子動不動就哭這件事,可能大部分家長都比較抵觸,因為在家長眼里,哭代表軟弱,代表不懂事,代表不獨立,代表無能。
反而覺得那些遇見問題忍著不哭的孩子比較堅強獨立,沉著冷靜。
其實,這兩種不同情緒表現的孩子未來在三個方面會有很大差距。
由于哭在很多人看來是不好的行為表現,所以面對孩子哭哭啼啼,很多家長心里會比較厭煩,怒其不爭,往往對著孩子吼,試圖阻止孩子繼續哭。
其實對孩子來說,哭只是情緒的宣泄表達,因為孩子根本還做不到理性看待和處理問題,甚至不能很好的表達,只能用哭來表示自己的需要和無助。
但是家長們會給孩子動不動就哭的行為貼上很多表示不良品質的標簽,并想辦法改變孩子這種行為。最后孩子可能不怎麼哭了,但并不是把情緒化解了,只是忍住了。
家長們可能想不到,未來這兩種不同行為表現的孩子,會有以下3個方面的差距: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