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漸濃,全國多地已經開啟降溫模式,添衣加被早已提上日程。然而作為家長,大家普遍頭疼的一個問題:孩子每晚睡覺跟打仗一樣,滿床打滾,把被子當球踢!
各位有沒有和我一樣的經歷?每晚起床數次給孩子蓋被子,然而不消多時,他總能精準「一腳蹬」。反正,每天早上起來,他的被子可能出現在床上或床下任何地方,唯獨不會蓋在自己身上!
孩子生來好動,精力旺盛,本身又非常怕熱,所以睡覺蹬被子是很常見。天氣暖和還好,可深秋露重,雖前半夜還是有點熱,下半夜卻能感受到陣陣寒意。若孩子沒及時蓋被,準容易著涼生病。
家有兩蹲「斗戰勝佛」,仿若生來自帶踢被的本領。身為老母親的我,可謂是操碎了心!每晚深夜人表時與熟睡中的他們斗智斗勇,數年如一日,無奈之下也練就了一身「防踢」的技能!
所以,以下內容主要想跟大家聊聊孩子踢被子的話題,并分享幾招實用的「防踢」技巧。
大家對于寶寶愛踢被子這件事,似乎都習以為常,見怪不怪了。可你是否想過,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做,明明好不熱,甚至有時候還很冷啊。
歸結起來,孩子身上蓋不住被子,不單單是熱的原因,還有以下這些「苦衷」,你可曾理解過寶寶呢?
① 睡眠環境問題也就是孩子體感不舒服,多數情況下是太熱了。原本天氣還未冷,家長卻早早給孩子蓋上了厚被子,或將室內溫度調得過高。孩子都屬純陽體質,體溫調節能力又比較弱,本就比大人更怕熱一些,所以才會頻繁踢開被子。
② 睡前吃太飽或消化不良很多家長會在睡前給寶寶喝一頓奶。因孩子的胃腸蠕動比較慢,食物滯留在胃內,發酵產氣量增多,容易引起腹脹不舒服,睡覺也不踏實。所以,建議晚餐不宜過飽,小月齡寶寶睡前半個小時內不再進食,以免影響睡眠哦。
③ 睡前玩得過于興奮孩子活潑好動,睡前又往往是最佳的親子時光,所以一不留神,就陪娃就玩「脫」了。要知道,嬰幼兒的大腦神經系統發育并不完善,難以做到收放自如。如果睡前玩過頭,入睡后大腦皮層依然處于興奮中,才會導致翻來覆去、頻繁蹬被子。
④ 孩子感統失調感統失調的寶寶,對溫度和被子覆蓋的感覺不準確,并伴有多動、適應性差、情緒不穩定等特點,所以比較愛踢被子。這種情況,家長要注意訓練孩子的感統協調性,否則不僅僅是踢被子的問題,將來還可能出現很多弊端。
⑤ 不良的睡眠習慣寶寶姿勢不正確,比如喜歡蒙頭睡、趴著睡、蜷縮身體、雙手搭在胸前或抱著玩具睡等。睡眠中他們可能感到壓迫、呼吸不順暢,因此會下意識地蹬腿、翻身,將身上束縛的東西掙開,于是被子也就蓋不住了。
⑥ 「病理」性原因
「病理」性原因有很多,比如孩子缺鈣、身體燥熱、上火、肚子里有寄生蟲、生病呼吸道堵塞等,這些都會讓孩子夜里睡不安,輾轉難眠。
現在,你是不是能理解孩子的苦衷了呢?想要預防,唯有從 根本上消除以上6種影響因素,孩子方能睡安穩!當然,我們也可以見招拆招,通過一些「防踢」的技巧來實現,自測非常管用的幾個妙招,大家不妨一試哦!
❤️給寶寶穿上睡袋睡袋或連體睡衣,能讓寶寶的軀體(尤其是腹部不受涼)。哪怕從床頭滾到床尾,也不影響保暖效果。不過,在給寶寶選擇睡袋時,要注意款式。睡袋分春秋和冬款,有可拆卸袖子,下擺分腿式或封閉式等等,根據實際需要挑選即可。
❤️給寶寶穿上小肚兜腹部是人體臟器之所,而且孩子的腹壁肌肉薄、脂肪不多,對溫度敏感,最容易受涼。腹部受了涼,容易出現腹痛、消化不良等不適。給寶寶穿上小肚兜,護住小肚子,就算一時半會沒蓋被子,也不會那麼容易著涼哦。
❤️普通換成「防踢被」
防踢被子是一種介于睡袋和被子之間的產物,舒適度與被子差不多,卻又不像睡袋那樣子有束縛感,但如果是小寶寶,其實用著也跟被子差不多,可能大點的孩子用著效果更明顯。
❤️安裝幾個防踢被夾防踢被夾通常是幾個為一組使用,可以將被子固定在床上適合的位置。而且它連著松緊帶,所以即便孩子總蹬被子,當撤力之后,被子會自動彈回原位。反正孩子再怎麼用力,也無法把被子踢走。
❤️安睡抱枕/陪睡玩偶給孩子床上放一個安睡抱枕或陪睡的玩偶,其實它們本身并沒有保暖效果。但孩子喜歡都抱著睡,這樣能起到安撫作用,讓其感溫暖,還能限制回來打滾,減少被子「失蹤」!
睡眠,直接影響孩子的身高、免疫力、智力、情緒和行為能力等各方面的發展。而頻繁踢被,不僅影響睡眠,更容易讓孩子著涼生病。
所以,如果你家也有個愛踢被子的娃,不妨對照上面的原因一一排查,并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孩子才能睡得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