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父母經常讓孩子幫自己跑腿、買東西,比如醬油、鹽、飲料等,找回來的零錢通常會作為「跑腿費」給孩子作為獎勵。
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認為自己得到的改變是為了自己,不需要向父母匯報。 很多家長沒有意識到,這也會導致孩子養成壞習慣。 兒子花50塊錢買了一袋鹽,媽媽憤怒抱怨在一群媽媽里聽說這件事:李女士做飯時發現沒有鹽 在房子里。 我走不開,只好叫兒子去買,我隨手拿了一張50元的紙幣給了兒子。 兒子很聽話。 他拿著50元跑到樓下的超市,趕緊給李女士買了鹽。 但一家人吃完后,李女士突然想起兒子只給了她鹽,沒有給她剩下的零錢。
于是,李女士疑惑地問兒子:「寶貝,你買鹽的零錢呢?」 兒子平靜地回答:「沒有零用錢,阿姨說鹽是50塊錢。」 錢。」這讓李女士很生氣,為什麼第一次讓兒子買東西就被騙了?一袋鹽怎麼可能要50塊錢!李女士越多 想著想著,她就更生氣了,實在忍無可忍,帶著兒子往樓下的超市跑去,一到超市,她就開始責怪收銀員了。
收銀員無辜地說:「不可能。 我把零錢給了孩子。 不信你看監控。 騙人是不可能的。」李女士看完監控后一臉尷尬,原來他確實給兒子換了零錢。李女士回家后, 問兒子發生了什麼事,兒子承認:「我把錢放在零錢罐里了,你又沒有說要給你零錢。」李女士現在很無奈。
後來得知兒子想攢零錢買塊新手表,就對媽媽撒了謊,為此,李女士嚴厲教訓了兒子,并教導孩子要「有錢有方」。 》 如何讓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讓孩子了解金錢的概念 孩子小的時候,分不清錢多還是錢少的概念,家長一定要 首先讓孩子了解金錢,比如帶孩子去超市買東西,讓孩子了解商品的價格,知道花多少錢能買到什麼。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