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老一輩在年輕時為生活與工作辛苦了大半輩子,好不容易熬到了退休的年紀,便覺得自己遠離了年輕時的種種壓力。但實際上,生活的煩惱不會在退休后便消失,而是從一種煩惱轉移到另一種煩惱。
胡大爺今年62歲,剛退休2年的他與兒子住在一起。由于年輕時太過勞累,老了落下一身病根,所以胡大爺平時經常要去醫院檢查、復診。
去醫院自然少不了花錢。而胡大爺每次去看病,都會讓兒子陪著一起去,久而久之,胡大爺自己也過意不去,便把積蓄給了兒子保管。
沒想到,本來一向孝順的兒子拿了錢后卻像變了一個人,原先的兒子愿意陪大爺一起去看病,現在卻覺得「反正又不是什麼大病,一直去醫院也治不好,不如不去了,還不如把錢留給我買房子呢。」
聽了兒子的話,胡大爺心里一陣酸苦,在他心里,兒子一向體貼,如今怎麼見了錢就不認人呢。無奈也無人哭訴,胡大爺經常深夜在房間里默默流眼淚。
上了年紀后,面對生活的無奈也會以不同的形式體現出來,一些東西也要藏起來,不能與子女分享太多,也盡量不要讓兒女髮現。
首先, 將自己的退休金藏起來。退休后,有些人便覺得自己已經到了生命的晚期,便將幾乎所有期望都寄托在了子女身上,并將退休金全數交給他們,然而,這種做法并不明智。
有些子女在發現了老一輩退休金之高后,便起了歪念頭,甚至有些人想將父母的退休金獨吞。
有些人容易心軟,退休后還會為子女的未來做打算,甚至將退休金都全權交給子女保管,但其實把退休金藏起來才是有遠見的做法,把錢留給自己用,才能保持心態年輕,減少不必要的擔憂。
將退休金交給子女,其實是一種賭注。
擁有孝順體貼的子女是一種幸運,但不是每個人運氣都這麼好,有時子女也是一種負擔,這些子女往往沒有負擔父母的經濟能力,而個人也無需將期望過度寄希望于他們。
對于年事已高的人而言,沒有可以值得100%依賴的人,最可靠的支持者往往是自己,所以平時與兒女相處時,應避免討論自己的儲蓄問題,這不是貪婪或自私,而是在保護自己和家人的未來。
偏心是一種常見的感情,有時候我們可能會不自覺地表現出來。然而,這種情感可能會引起家庭內部的矛盾和不滿
尤其是家中多子的家庭,許多人往往很難一碗水端平,面對家中有著不同發展的子女,對發展好、有能力的子女偏心是無可厚非的事情,
其次,我們可以盡量 避免向子女展現明顯的偏心。
畢竟,每個子女都應該感受到父母的愛和關懷,而不應該因為感覺受到偏愛而產生嫉妒或競爭心理。
如果在生活中表現得太過偏心,可能會導致兄妹間產生隔閡,影響大家庭的關系,太過嚴重甚至會兄妹間背地插刀。
藏起偏心情感,有助于維護親子關系的和諧,讓子女之間能夠和睦共處。
壞脾氣是每個人都有情緒,有些人脾氣溫和,有些人脾氣火爆。但在遇到太過難堪的事情時,忍住不發脾氣卻是很難做到的事。
最后在退休之后,我們需要努力 將壞脾氣藏起來。
過于明顯的壞脾氣可能會讓子女感到不適,影響親子關系,畢竟子女還在工作階段,誰會想下班回家后還要看到一張臭臉呢?
而對方甚至是自己的父母,也沒有辦法吵架。如果習慣性對子女鬧脾氣,久而久之會讓二者間產生隔閡,甚至讓子女不愿意認自己的父母。
所以,我們可以盡量把壞脾氣藏在心里,不讓其展現出來,這并不是要否認自己的情感,而是為了維護和諧的家庭氛圍。
學會忍讓脾氣,是人成長的表現之一,也是不讓家人疏離自己,從而享受到平靜和快樂的生活的方法。
退休是一個生活的新開始,而我們也可以動用自己的智慧與遠見來維持、保護自己與家人子女的關系與未來。藏起這些東西不是壞事,而是給自己上多重保險。
孝順的子女不會在意父母間藏起來的東西,但不孝順的子女髮現了你的這些小秘密,卻可能會動了歪腦筋,導致自己晚年無法善終。
最好的投資是投資自己,故在退休后學會「藏東西」才是最明智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