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是不是也討厭寫作業?
平時好好的,一讓他寫作業:
不是拖拉磨蹭,就是脾氣暴躁。
啃橡皮,咬筆頭,半天憋不出一句話,簡單的題目,錯了又錯,還委屈掉淚。
這節奏,真的會把老母親們逼瘋。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孩子為啥這麼討厭寫作業呢?
其實很簡單:因為寫作業的體驗真的太差了!
孩子寫作業時,家長總是催罵、嘮叨、抱怨,甚至怒吼。
寫完作業,又覺得孩子拖延,錯得多,不停埋怨。
所以,寫作業痛苦、內驅力不足,是不是很正常?
想讓孩子自驅力爆棚,家長就要在寫作業的不同階段,做好輔助。
01
寫作業前期:強化「主人翁意識」,增強內驅力
很多孩子還沒開始寫作業,家長就在旁邊嘮叨:
趕緊寫,別拖到睡覺寫不完。
上次錯的題,你記住了嗎?ADVERTISEMENT
寫不完,今天別看電視了。
......
心理學家說:孩子在心理戒備下寫作業,會建立起痛苦的條件反射。
這種做法,會給孩子一種暗示:
我寫作業,是為了完成你的任務。
日本「行為科學之父」石田淳,在《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書中說:
很多孩子絕不是討厭學習,只是不知道該如何學習。
學習應該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長的職責不是過度干預。
不是強迫催促,也不是簡單地將孩子送到課外輔導班。
真正的負責,是通過科學的行為管理方法,引導孩子自覺學習,增強學習內驅力。
前段時間,我去當老師的朋友家玩。
我發現,她兒子要寫作業了,她看都不看。
我有點驚訝,問她為啥不陪著孩子一起,她說:
「他自己的作業,他能負責好,不懂的我再去輔導。」
表面看,她是對孩子不管不顧。
實際上,正是通過科學放手,把作業主動權還給了孩子。
自驅力從來不會無中生有,它只會在一個人感到自主性強的時候迸發。
尤其是寫作業前期,不要在心理上,讓孩子產生畏懼和退縮。
想讓孩子,邁出自主學習的第一步:
家長要學會閉嘴,孩子自己對作業負責。
02
寫作業中期:切割學習時間,增強專注力
你知道,為什麼一道題,孩子可以墨跡半小時嗎?
有時候,真的不是他不會做,而是你陪得太久。
這就類似于,你在工作時,領導在你旁邊盯著。
本來一小時完成的活兒,硬生生拖成了三小時。
所以,等孩子真正開始寫作業,家長除了要閉嘴,更切忌死盯。
我表姑,就是典型的「作業監工」。
她的大孫子今年上三年級,每天晚上,都要寫到十二點多。
有一次,大孫子單詞拼不出來,表姑帶上老花鏡一起學。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