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寶媽說起她家里的事,明明她說得很生氣,卻把大家都逗樂了。
她說,自從婆婆過來一起住后,家里的東西是越來越多、越來越多,根本就放不下啊放不不下。
我們想著,難道老太太很喜歡購物?
寶媽頭搖得跟撥浪鼓一樣:「喜歡買東西就好了,至少家里的東西都是新的。」
怎麼,老人家喜歡收納舊物件嗎?
可不是嗎,寶媽回答,可能婆婆以前過得太窮苦,壓根看不得一丁點浪費。只要出門跟人聊天,聽到誰家有不要的鍋碗瓢盆,她都要搬回家來。
什麼舊沙發、茶幾,舊柜子、熱水壺,擺了滿滿一客廳,塞都塞不下。這也就算了,關鍵是,寶寶用的東西,她也非要拿回來給自家娃用。
寶媽不樂意,自己一個孩子,肯定想要精心養著,哪能天天用別人用過的舊東西呢?
可婆婆一點也不聽勸,有次拖回來一個大袋子,說自己撿到寶貝了。
寶媽打開一看,直接氣樂。
原來,婆婆口中的「寶貝」,全是別人家孩子穿剩的舊衣服、鞋襪,用過的舊毯子、奶瓶、水杯,那奶瓶的奶嘴都被咬開裂了。
寶媽說什麼也不肯給自家娃用,後來還是寶爸出場,才壓制住婆婆想把舊東西塞進寶寶衣柜的沖動。
上一輩人確實比較勤儉節約,看不得浪費。只要東西沒壞,哪怕舊一點,也可以用。
我也會給娃穿別人的舊衣服,反正讓他去泥里土里玩,玩臟了弄壞了也不心疼。有時候給他買的衣服沒穿過幾次,不合適的也會送人。
只是,孩子穿過的衣服可以送人,但有3樣東西最好別送,親戚給你也別要。
一:舊鞋子
以前那個年代,哥哥姐姐穿過用過的東西,給弟弟妹妹穿也沒啥。只是,現在這個年代,我們物質豐富,更希望給孩子好的生活品質。
特別是身體發育這塊,家長們尤其重視。所以別人的舊鞋子,就盡量就不要給孩子穿了。
這是因為,孩子在穿鞋的時候,他走路的姿勢、落腳的發力點,就決定他會把鞋子穿成什麼樣的形狀。
比如有的孩子腳喜歡往外撇,那就會導致鞋子外側比里側相對低一點。還有的孩子腳掌寬,他就會把鞋子前端撐得大一些。
也就是說,每個孩子,都會根據他腳的特質,穿出不一樣的鞋型。
而孩子的足弓又正在發育,穿別人的鞋,可能就會覺得不舒服,或者影響到發育。
衣服大一點小一點都沒事,但鞋子不合適了,就會影響他的足部發育。所以說,我們還是盡量不要讓孩子穿別人的舊鞋子。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