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誰都不能小瞧語言的力量。它是一把雙刃劍,它能溫暖人心,催人奮進,給人帶來無窮無盡的力量;但有的時候它又是一把尖刀,狠狠地[插·入]人心,讓人苦不堪言。所以在人們交往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謹慎用語,哪怕是家長和孩子之間的交流亦是如此。
為什麼一部分家庭中,會出現親子對立的情況呢?歸根結底是家長不會好好說話,讓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很大的傷害。我曾看過這樣的場景,在學校幼兒園的班級門口,就看到一個爸爸對著孩子大聲地說,你咋那麼愛尿床,下次再尿床,你就自己去洗床單!
爸爸的這簡短的幾句話,惹得全班小朋友哄堂大笑,其他的小朋友知道了自己的小秘密,孩子臉漲得通紅,顯得尷尬又無奈。就是因為爸爸的這幾句話,讓孩子自尊心受到傷害,成為全班學生的笑柄。孩子的自卑感伴隨著孩子的不斷成長。
家長不經意的一句話,會讓孩子感到非常自卑,從而影響孩子的一生,為了讓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作為一個合格的家長,嘴巴上都帶有一條「拉鏈」。如果家長總是說這幾句話,那麼家長需要注意了,隨時將嘴巴上的「拉鏈」拉上。
相信在現實生活中,有不少的家長對孩子都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做了那麼多,都是為了你好」。起初家長這樣說,是為了孩子能更有上進心,更有斗志。
但漸漸地家長的這句話就變了味道,家長總是對孩子說「一切都是為了你好」,不顧孩子的感受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輔導班和興趣班,將孩子的生活安排的相當的充實,一旦孩子出現抵觸和反抗的情緒時,家長就將這句話掛在嘴邊,逼孩子妥協。殊不知,家長這樣的話會讓孩子深深地陷入恐懼、壓抑和暴躁的情緒中。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