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兒童教養
兒童健康
育兒好物
兒童安全
簡易生活
全部
    
我的妹妹住在育幼院,每次探訪,我們都得偷偷地走……
2023/08/23

生父離世的最後一年身體很差,沒辦法工作,只能待在家裡休息,身體虛弱的他多數時候臥床躺著,就怕突然氣喘發作喘不過來。長期久病無法出門,人也變得偏激沮喪,脾氣暴躁又特別厭世。

全家人的生計就落在幫傭的母親身上,白天母親外出工作,我也去上學,就剩下兩歲多的妹妹在家,因為沒錢送褓母家,只能由生父照看。

妹妹從小就很愛哭,話也講不清楚,當別人聽不懂她的需求,她就會身子一扭坐在地上哭哭啼啼,需要人家抱她哄她好一會兒才肯停。

有一天我放學回家,看見妹妹又坐在地上扯著她的充氣球,一直嗯嗯啊啊地哭著,不知她想吹氣還是洩氣,我問她也問不出來,她索性哭的兩腿又踹又蹬,越來越大聲。這時生父起身走下床,從抽屜裡拿出剪刀,一把搶走妹妹手上的充氣球,瞬間剪破從窗戶丟出去,然後他一聲不坑又躺回床上。妹妹應該是嚇傻了,哭聲也停了,眼睛直愣愣看著窗戶。我也呆呆地望著窗外,不知所措,而窗外夕陽的餘暉正灑落,卻一點也不浪漫。

實在是沒辦法讓身體每況愈下的生父照顧懵懵懂懂的妹妹,家裡又沒錢送她去讓褓母照顧,母親便聽從社工的建議,先把妹妹送進育幼院。

育幼院的孩子很多,點名時大概有二十幾人,除非是襁褓中的嬰兒,其他人都要自立自強,甚至大孩子要幫忙照顧小小孩,因為老師人數很少,根本忙不過來。

房舍的空間算是寬敞,因為沒有隔間,所有的床在大廳中央拼在一起,睡覺一起睡,吃飯一起吃,洗澡一起洗,統一生活作息,就像軍營的阿兵哥一樣。

吃飯時大孩子可以自己吃,像妹妹這種兩三歲的小小孩自己吃太慢了,而且很容易吃得滿桌飯菜要收拾,所以老師就統一餵食。只要一聲令下,我看著小小孩們乖乖排排站,老師拿著一個碗和一支湯匙,碗裡菜與飯混雜攪拌在一起,一口一口接續餵著這些還嗯嗯啊啊的小小孩,老師湯匙一就口,你就要張開嘴巴吃飯,下一湯匙輪下一個吃,一碗餵完十個孩子,盛第二碗剛好可以從頭輪起,嚼再慢的孩子應該已經吞下去可以再張口吃飯了,非常的有效率。

餵食的過程沒有輕聲哄說,不張口吃老師就是用湯匙把飯塞進你的嘴巴,而且速度非常快,不讓你餓著,也不能細嚼慢嚥。

我看了驚訝不已,因為從我有記憶以來,我就是吃飯很慢愛吃不吃的孩子,常常一碗飯吃一個下午還吃不完。看著妹妹被軍事化餵食,只覺得吃飯變得毫無樂趣可言,更別提這樣吃是否能分辨食物的美味。

夏天時育幼院的孩子們都洗冷水澡,除了比較大的孩子穿著衣服,其他小孩都脫光,所有人站在大廣場上,老師拿起黃色水管對著大家發射水柱,就像洗車一樣。接著老師發幾塊肥皂傳遞下去,大家自己搓洗,洗頭洗身體都用同一塊肥皂,大孩子順便洗身上的衣服,也要幫忙洗小小孩。水龍頭再次開啟,每個人排著隊等老師拿水管對著你的頭由上往下沖水,就著水把自己從頭到腳的肥皂泡泡洗淨。

老師不會像媽媽幫你洗頭時,要你仰著頭閉眼睛,甚至給你一條毛巾嗚著臉,以免泡泡流進眼睛感到刺痛,所以小小孩往往在此時應聲大哭。

每週末的探望時間總是很短暫,結束探訪要離開育幼院時,我們都得偷偷地、悄悄地走,絕對不能和妹妹說再見,因為她會使盡吃奶力氣抱住母親的大腿不讓我們走,所以我們幾乎都是趁著他們要洗澡的時候離開。幾次之後,妹妹一聽到要洗澡就開始鬧了,我們只好在老師強行抱住她時快步離去。每次母親和我走出育幼院大門,都會蹲著身子偷偷探頭往裡面看看妹妹的狀況,待個十分鐘才真的離開。我知道母親捨不得,但是也無能為力。

後來生父過世了,妹妹的年紀也可以上幼兒園了,母親便把妹妹從育幼院接回來,我們母女三人一起過日子。直到母親嫁給老爸(我的繼父),我們才一起離開台北,搬到了鶯歌生活。

妹妹說她對于小時候在台北的記憶全無,完全不記得住過育幼院,她的兒時記憶是從鶯歌開始的。但是我卻記得清清楚楚,我和母親躲在大門外看著她哭著找我們卻找不到的那一幕。

偏偏我都記得。

有些事雖然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但是看著別人受苦卻無能為力,衝擊與記憶會更深刻。

摘自 岳啟儒《》/ 時報出版

Photo:Shutterstock

北醫護妹花80萬,將18坪舊房大改造,1坪都不浪費,衛生間干濕分離,陽光大陽台超治愈
2023/07/06
奶奶太會收拾廚房:用墻面收納,讓狹窄「單行道」廚房變整潔!
2023/07/06
新竹三口之家爆改40年老房,樸素布局卻一塵不染,看過的人都說溫馨:這才是真正的豪宅!
2023/07/06
月薪4.5萬,房貸530萬,買下40坪的房子,裝修壓力大,但有家了~
2023/07/06
斷舍離女孩出圈上央視,88㎡的家僅6件傢俱,常年堅持「不消費」
2023/07/06
52歲阿貝為愛妻用「6貨櫃花130萬」造60坪天然花園別墅,走進空中花園如進仙境
2023/07/06
屏東小夫妻,爆改46年狹長昏暗老房,改完明亮舒適,夢中情房無疑了!
2023/07/06
「媽媽,咱們家是不是很窮?」兩種不同回答影響孩子一生
2023/10/01
孕期,孕婦常吃的3種食物,可能是寶寶黃疸的「源頭」,早知早好
2023/10/01
3歲看大7歲看老?想讓孩子「更出色」,7歲前家長要給他立下「這5個規矩」
2023/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