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兒童教養
兒童健康
育兒好物
兒童安全
簡易生活
全部
    
「我家孩子犟得很怎麼說不都行」,不是孩子犟,是「執拗敏感期」到了
2023/08/21

最近有寶媽在后台留言:我家孩子3歲了,脾氣越來越犟,斥責和打罵都不管用,該怎麼辦呢?

如果你的孩子3歲了,你一定會發現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

任性、不講理,一不滿意就大哭大鬧、不依不饒

這時候,很多父母就會覺得這是孩子在無理取鬧,其實,你真的誤解了孩子。

與其說是孩子「任性」、「犟」,倒不如說這是一種「執拗」;

這是3歲孩子必然要經歷的一個敏感期:「執拗敏感期」。

孩子為何會有執拗敏感期?

人類個體從產生、形成到發育成熟要經歷兩個胚胎期。

一個是從受孕到離開母體成為獨立的個體,這是胎兒期,也稱為 生理胚胎期

另一個則是從出生到三歲(0-3歲)的 心理胚胎期

就像生理胚胎一樣,嬰幼兒的心理胚胎(精神胚胎)也需要適宜的環境。

它需要愛的溫暖,需要人們尊重它的存在,需要周圍的人和環境能完全地接受它并永遠不會阻礙它的生長。

精神胚胎期是嬰幼兒逐漸從無意識轉化成有意識,形成感知、記憶、想象、思維等認知能力的發展重要階段。

同時也是嬰幼兒興趣、能力、氣質、性格等發展關鍵時期。

孩子從剛出生到3歲這個階段,與他在媽媽肚子里的情況有很大的相似之處,生長都很穩定。

這時候的孩子,乖巧、懂事,只要有有好吃的、好玩的,一般很少鬧脾氣。

然而,到了3歲之后,孩子就像完全變了一個人,任性、固執,無論你說什麼,他都會說「 不要」、「 不行」、「 我就要」。

這些行為在大人眼里,都是「倔強」、不聽話的表現。

其實,了解了孩子生長中的敏感期我們就會知道,孩子的這些叛逆行為,并不是真的要與父母作對。

這只是孩子執拗敏感期的一種本能排斥,是他自我意識的發展表現。

3歲是孩子成長的一道坎

大自然在孩子3歲的時候畫了一條鮮明的分界線,把3歲以上和3歲以下的時光分割開了。

3歲,是孩子生理和心理成長的一個分水嶺。

3歲前,孩子處于精神胚胎期,這個時期的很多東西都是各自獨立發展的,如語言、手部、腿部運動的發展等。

孩子在3歲前是靠心靈來吸收事物的,然而到了3歲之后,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覺醒;

他已經能夠有意識地對周圍環境進行觀察,自己也能獨立活動,開始用雙手來探索世界。

3歲后的孩子,雙手變得異常忙碌。他們喜歡用雙手不停地進行工作、持續的玩耍,就像魚兒遇到水那樣快樂。

而這個時候的成人,還以為3歲的孩子就應該像更小的時候一樣,甚至比剛出生的孩子還要聽話、懂事、安靜而乖巧。

圖片來源:東莞市世紀星天邑灣兒童學苑

成人之所以覺得3歲的孩子任性、叛逆,其實很大的原因在于,我們不了解3歲孩子的生長發育特點。

蒙台梭利博士在《發現孩子》書中將3歲前和3歲后的孩子,做了詳細的對比,比如:

3 歲前:

孩子處于心理胚胎期,很多東西都是各自獨立發展。 孩子心理器官還沒有構建完成,人格還沒形成。 3歲前的記憶,孩子不會記住。 主要靠心靈來吸收周圍的事物。

圖片來源:東莞市世紀星天邑灣兒童學苑

3 歲后:

孩子自我意識敏感期來臨,開始有意識和記憶。 各部分心理器官建構完成,人格開始統合。 主要靠雙手來探索周圍的世界。 一個真正的創造性和建設性階段開始。

倘若成人了解3歲孩子發育特點之后,幫助孩子渡過了3歲成長的分水嶺。

孩子又會迎來兩三年左右的安穩期,比較乖巧、活潑,很懂事。

如何應對執拗期的孩子?

執拗敏感期是孩子成長道路上必然會經歷的一個過程,任何孩子都難以逾越,不以人的意志而轉移。

作為父母,只有了解孩子成長的秘密,才能更好地幫助他度過這個「叛逆期」。

1、保持足夠的耐心

教育孩子,最怕的就是沒有耐心。

如果沒有足夠的耐心,我們就無法和孩子建立足夠的愛和信任,沒有了愛,教育自然也會失敗。

孩子磨蹭了,請不要馬上催促,允許他有一些自己的時間和空間;

孩子犯錯了,請不要劈頭蓋臉的批評,允許他有解釋的機會和權利;

如果你缺乏耐心,粗暴處理,比如命令孩子閉嘴、聽話,以父母的權威來壓制孩子,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遠遠超乎你的想象。

孩子的執拗只會更加嚴重,并且學會了在你面前進行了隱藏。

2、接納孩子的情緒并進行引導

孩子發脾氣的時候,正是教育的好時機。情緒是孩子生命的一部分,情緒一旦產生,就要往外發泄。

如果強行把脾氣困住,孩子的內心就會產生強烈的沖突,破壞孩子的靈性。

當孩子情緒上來的時候,作為家長要理解并接納孩子的情緒;

讓孩子感到自己是被接受的,自己的情緒是有正面回應的,TA的感受是被看見的。

正面管教創始人簡·尼爾森,曾經給父母提出了一條建議: 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家長可以向孩子請求一個擁抱來試一試

「我需要一個擁抱」,如果孩子拒絕,那麼就說第二次、第三次!

如果孩子還是拒絕,可以說「等你準備好了再來找我」。

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其實是在向我們釋放求救信號:我很難過,請幫助我。

孩子發脾氣的時候,我們要接納孩子的情緒,讓他把脾氣發完。

3、讓孩子「忙」起來

孩子3歲后,是通過活動來進行「建設性完善」自己,也是真正進入創造的時期。

3歲前孩子會經由成人的引導,通過觀察、吸收周圍的知識;

但是3歲后,孩子是通過雙手的探索,發揮自己感覺的作用;

雙手在大腦的指令下進行主動探索,這個階段的孩子總是停不下來,喜歡摸這摸那。

因此,我們要舍得放手,大膽地「使用」孩子,讓孩子忙起來。

父母在家里要為孩子提供適合他的力量和身體大小的物品,就像成人一樣,孩子也需要有屬于自己的家和樂園。

小桌子、小椅子、盤子、碗等,大小、輕重等都適合孩子。

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讓孩子的雙手充分的「玩」的盡興。

在這樣有準備的環境中,孩子成了一個「自給自足」的人,他不需要成人的幫助。

唯有在有準備的環境中,才是真正滿足孩子內心的發展需求,孩子才能展現其內心的秘密。

教育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教育就像農業,需要你的精耕細作。

我們不妨放慢腳步,給孩子多一點耐心,用心地感受孩子的每一點成長和進步。

北醫護妹花80萬,將18坪舊房大改造,1坪都不浪費,衛生間干濕分離,陽光大陽台超治愈
2023/07/06
奶奶太會收拾廚房:用墻面收納,讓狹窄「單行道」廚房變整潔!
2023/07/06
新竹三口之家爆改40年老房,樸素布局卻一塵不染,看過的人都說溫馨:這才是真正的豪宅!
2023/07/06
月薪4.5萬,房貸530萬,買下40坪的房子,裝修壓力大,但有家了~
2023/07/06
斷舍離女孩出圈上央視,88㎡的家僅6件傢俱,常年堅持「不消費」
2023/07/06
52歲阿貝為愛妻用「6貨櫃花130萬」造60坪天然花園別墅,走進空中花園如進仙境
2023/07/06
屏東小夫妻,爆改46年狹長昏暗老房,改完明亮舒適,夢中情房無疑了!
2023/07/06
「媽媽,咱們家是不是很窮?」兩種不同回答影響孩子一生
2023/10/01
孕期,孕婦常吃的3種食物,可能是寶寶黃疸的「源頭」,早知早好
2023/10/01
3歲看大7歲看老?想讓孩子「更出色」,7歲前家長要給他立下「這5個規矩」
2023/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