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中國傳統觀念當中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還是西方觀念當中的「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這些說法,其實都蘊含了家長對于子女的一種強烈期待,希望其能夠在小的時候就獲得良好的習慣積累,這樣到成年之后才有可能成為「人上人」,不至于一事無成。
于是在此基礎上,人們對于育兒經驗當中各種有助于孩子在童年養成良好習慣的行為展開了探索,比如中國傳統的經典《三字經》、《弟子規》甚至是《論語》,都能夠作為一種思想上的啟蒙讀物,幫助孩子在小的時候就形成比較良好的價值觀念。
在西方,人們更加傾向于在行為上去約束子女,比如說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Rosenthal effect)或者叫皮格馬利翁效應(Pygmalion Effect)就是在心理學家在施加了一些外部的影響之后,孩子們才做出相應的行為。
關于個體成長,哈佛大學曾經有一項十分著名的研究,此項研究以其持續時間之久、涉及人數之多以及影響之大聞名于世,這項研究持續了75年,在此期間,研究人員追蹤了724位男性,并且年復一年地詢問他們的工作、家庭生活和健康相關情況,以此來及時獲取他們的狀態。
在最早的724名男性中,被試大約可以分為兩組:
1、當年(1938)進入哈佛大學的本科生
2、生活在貧民窟里的同齡孩子
時至今日只有大約有60位還在世,并同意繼續參與這項研究,這些尚存的被試絕大多都已經年過90了。
現在這項研究的目的大致將自己的目標放在了他們總數超過2000的孩子們身上,同時這項研究的領導者也已經發展至第四任了。
人是一種社會動物,在自己所處的社會之中建構良好的社會關系無疑是安身立命之本。其實在我們的觀念當中也是一樣的:只有和身邊的人們搞好關系,才會有機會進行更進一步的發展。
在眾多實驗參與者當中,在成年之后取得較大成就的人往往具有一個特征,那就是在生活當中都具備十分良好的交往與溝通能力,與身邊的人們可以形成比較良好的互動,這也就使得他們可以在之后奮斗的過程當中「少走彎路」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