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父母在討論自己寶寶的時候,總會開玩笑的說自己的孩子每次都會在自己走近的時候伸出手索要抱抱,或者說在哭鬧的時候,自己走過來就會慢慢停止哭泣,并且伸出手讓父母抱一抱。
有的網友就表示這是因為小嬰兒也有大心機,然而,育兒心理學家們卻不這麼認為,他們表示:寶寶,哭鬧,不止是在撒嬌,還有另一個更加深層的原因。
科學家曾經做過一個實驗,讓孩子的媽媽在嬰兒哭鬧的時候過去把他們抱起來,并且在原地駐足三十秒有余,最后再抱著孩子活動,在這個過程當中,科學家發現寶寶的情緒明顯穩定了下來,并且沒有了哭鬧的反應。
對于這樣的結果,科學家表示其實是因為寶寶的求生本能,寶寶躺在一個讓他感覺到不安的地方就會通過哭泣引起父母的注意,這個時候父母則會把孩子抱走,而寶寶感到自己正在遠離危險的地方,那麼就會逐漸停止他們的哭鬧。
其實,這跟動物會叼走它們的孩子到安全的地方是一個道理,都屬于動物的原始本能。因此,可以從上得知出孩子這樣的行為并非是在撒嬌,而是在索求「安全感」。
不過家長應當知道,給孩子建立安全感也要講究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根據不同的階段建立不同的依戀關系。而寶寶對家長的依賴,大致可以分為以下這4個階段。
0-3個月期間:這個期間寶寶還沒有跟父母建立起依戀關系,在這段期間即使是護士和月嫂這樣的外人也能幫忙照顧孩子。
3-8個月期間:寶寶已經通過長達半年多的時間和父母建立起一個較為牢固的依戀關系,在這樣的依戀關系下,和陌生人對視會讓孩子逐漸感到不安。
8-24個月期間:這個期間的父母已經是寶寶的安全港灣,假使這個時候突然被抱走,寶寶會立刻用啼哭來引起父母的注意。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