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母親
母親的愛對孩子來說是十分重要的,這邊來個簡單的問題,猜猜看:如果妳家裡有三個小孩,妳總是跟他們每個人說「媽媽是最愛你的」,當 他們三個人都在時,妳問說「媽媽最愛誰」時,他們會怎麼回答?
乍聽大家應該都會想,一定每個小孩都熱情積極地舉手說「我我我」、 「媽媽最愛我了」。
結果不是。有一次,當我在家這樣問我三個寶貝時,他們居然同時都互相指著另一個人說「媽媽最愛〇〇〇」,都不是說自己。
當時我覺得好玩又有一點驚訝。
因為我十分注重每個小孩的不同,三位寶貝的性格都不太一樣,所以我都會分別有跟他們獨處的時間,也為了讓他們覺得自己特別,每次都會跟他們強調「媽咪是最愛你的」。
三位小孩裡,可能自己謙虛,不好意思說是最被喜歡、或許是沒那麼有自信,不相信媽媽平常說的「最喜歡」是真的,但看著他們指著誰才是最被喜歡的那個時,不禁想到小時候的自己。
常有人說,成為母親之後,才能明白,小時候常不諒解或偶爾針鋒相對的母親,是在想什麼。
這句真的很認同。
前面都說了我小時候是「班傑明」,什麼事情都很豁達,也可以說是有一些我行我素。雖然不是什麼會對大人頂嘴的死小孩,身為大姊的我跟弟弟妹妹感情也很好。不過,有時候就是,想幹嘛就幹嘛,絕對不是大人說要怎麼做,就會怎麼做的那種,算是挺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吧!
不過,在我的少女時代,當時學校都還有教官,怎麼可能會像現在的教育環境,鼓勵孩子獨立思考?當時也沒有什麼親子教育專家會跟父母們講該怎麼做。
那時的教育方針就是「聽爸媽的就對了」、「聽長輩跟老師的就對了」,聽話就是一百分,也就是這樣我才會成為「為了要逐漸社會化、為了瞻前顧後、為了識大體、為了大家好」,反而往往忽略自己心情的人。
只是,我的母親以前為了我的隨性跟各種「為什麼」吃了一些苦頭。
前陣子聽到一個朋友的故事,說一對小姊妹吵架,才小學四年級的姊姊對小學二年級的妹妹說:「妳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不是大人說什麼就是什麼!妳自己不會想嗎?」
當時聽了覺得:「哇,這孩子真的聰慧反應快!」我的大兒子也是獨立思考型,常常我們說吃這個好、吃什麼會長高等等,也會舉一反三說出:「是你們覺得好?還是我覺得好?」
小時候我也是會說出這樣「金句」的豁達女兒。我這個先天豁達的人,偶爾忙碌時,聽到老大對我說這一句,都會感到有點頭疼,要不是看了許多教養書說,這是好事,真的會很想大吼:「老娘說什麼就是什麼,不準吵!」
也是在這過程才理解,難怪我母親以前總是會選擇用「鐵的紀律」希望我聽話。不聽話用罵的,再不聽就用打的。
我的母親是忙碌的職業婦女,在家是火象星座直腸子,性格風風火火,卻不藏話,情緒來了丟出去,心情整理乾淨就往下件事前進;在公司卻是以和為貴、凡事按照SOP。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