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父母知道孩子成績不好時,第一個責備孩子的總是他們,但沒有一個父母認為自己有責任。具備這三個特征的家長,將會是影響孩子成績的因素。 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影響因素吧!
前段時間我去參加了孩子的家長會。雖然班主任提前向我解釋了孩子的學習情況,但當我看到成績單時,我還是感到很尷尬。 因為孩子的成績在班里墊底,我立刻就想找個坑鉆下去。
後來,家長會結束后,我上台攔住了想要離開的班主任,想請她談談孩子的學習。可是班主任看到我的時候,臉色顯得有些凝重。她說:「那我就認真的說吧。」 我回答。
于是她開始語重心長地向我傳道:「小雨媽媽,我很認真的告訴你,我之前和你的孩子談過,你的孩子說你的要求太高了,這才造成了 小雨身上無形的壓力很大,經常氣喘吁吁。而且你經常愁眉苦臉,孩子看到之后學習動力就會下降。」
聽到這句話后 班主任的話,我有點不好意思,但最終我還是耐心地聽了,回到家后,我開始反思自己,同時,我對小雨的態度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在小宇的班級里舉行,這次小宇的成績進步了很多。
班主任後來跟我交流的時候說,其實班里成績最低的孩子不一定能學好, 而且很多時候都是父母造成的,成績不好的孩子大多都有父母的原因,有這3個特點。
成績不好、不愛學習的孩子,父母往往有3個共同特點
☛總是給孩子做鬼臉
有的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總喜歡給孩子打臉,情緒激動時甚至會打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大多成績都不理想。面對整天受苦受難的父母,他們提不起任何學習的興趣。
☛愛玩手機,不愛學習
很多家長平時喜歡下班后拿著手機玩,另一方面又督促孩子 學習。但沒有父母的榜樣,孩子怎麼能安心學習呢?相比之下,孩子孩子可能更喜歡和父母一起玩手機。期末,孩子成績不好也是有原因的,家長也有部分責任。
☛對孩子要求過高
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女兒成鳳,所以總是把這樣的期望強加在孩子身上。
但事實上,這是連我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卻強行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們。當孩子達不到父母的期望時,他們就會對自己產生懷疑,導致不喜歡或無法學習。
其實,讓孩子快樂地學習,比讓父母背負重擔要好。讓孩子適當放松,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