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篇文章,是因為真切感受到了「好學校」與「普通學校」的教學差距,在哪里。
我們這里有一所A小學,生源其實和其他地區都差不多,但是, A小學教出來的學生,成績在縣里的排名,一直遙遙領先。而且這個成績到了國中,也會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為此,很多人都擠破腦袋想要在這所A學校周圍買房子。
原本以為,這樣的一所A學校,就是培養的「小鎮做題家」,直到朋友 小陳家孩子轉學去了A學校,才發現了差距。
果媽這篇文章,就重點講 「數學學習」的差距。
小陳的兒子辰辰在原本的小學,成績排名算比較靠前,但是去了A學校,那就不夠看的,只能在中等左右。
而且,在 第一次拿到A學校的試卷時,辰辰是非常「懵」的,因為這些題看著好像自己都見過,但就是不會。
1、2年的轉校學習之后,再次和原來學校的孩子打交道的時候,小陳發現,辰辰的數學,已經甩了他們一條街了,不只是成績、做的題目,更是 數學思維,以及「舉一反三」的能力。
進入A小學,辰辰和父母才發現:數學的教學、做題等,都有著很大的不一樣。對此,他們也做了一個差異總結,果媽正好也學習了一番。
小學數學想持續優異:學會「舉一反三」、吃透重難點的方法并不難
第一個差異:「提前學」和「深入學」的差異
辰辰在原本學校的時候,很多孩子一、二年級,就已經學到了三四年級的數學了。
孩子「提前學」,相對輕松的,只有老師,但是家長和孩子,都會非常累。
因為提前學過,所以孩子 在上課的時候,就容易不聽講,不但 對學習缺乏興趣,而且這 提前學了之后,沒有扎實的掌握,孩子的數學基礎,反倒容易薄弱。
所以,這類「提前學」的孩子,也就在一開始 ,一、二年級的時候容易「拔尖兒」,但是在 進入三四年級,或者更高年級之后,孩子的數學便難跟得上了。
和「提前學」恰恰相反的是A小學的「深入學」。
在這里,辰辰三年級的時候沒有去學四年級的數學,即便是預習,也是預習第二天的課程。 更多的時間,老師會讓辰辰將一個知識點不斷「挖掘」著往「深入」學。
第二個差異:「無效刷題」和「有效刷題」的差異
辰辰原先所在的小學,老師會布置作業,作業都是基礎題,對于孩子來說,屬于「中規中矩」的。
有時候作業比較多,辰辰做得也非常不錯,基本全對。現在想來, 即便辰辰做得多,但是題目、題型等相對都比較簡單雷同,沒啥難度。
其實,這就是所謂的 「無效刷題」。
但是, 在A小學,老師更在意孩子的「基礎」和「提升」部分。
基礎部分,老師對孩子的 計算能力,會比較重視,會鍛煉孩子的計算速度、正確率等。
提升部分,老師會比較重視孩子的 「舉一反三」的能力,以及 一個知識點的深入挖掘。在這一方面,老師便不會讓孩子「無效刷題」,而是讓孩子們 刷一些能夠培養孩子舉一反三能力、數學思維的題。
這些題目,不一定非常難,但是,思維這一方面,卻是別具一格。
尤其是成績不錯的孩子,不會讓孩子執意完成那麼多的簡單基礎題,而是更注重提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