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有多重要?
有人說:「如果你想毀掉一個人,那麼就毀掉他的童年。」
知乎上高贊回答:你的四分之三人生可能由你那四分之一童年決定了,決定著日后是否有獨立健康的人格,決定著成年后對生活各種「不如意」的承擔態度,和對美好的理解。
我們常常會忽視童年的重要性,覺得童年只不過是玩玩游戲,搓搓泥巴。
我們似乎更愿意贊美那些在貧窮中早當家的孩子。
「殺魚弟」孟凡森就是人們口中早當家的窮孩子:
2010年,10歲的他被人拍到在菜市場幫父母賣魚而走紅。「殺魚弟」殺魚手法嫻熟麻利,但是眼神中透露出的卻是無奈和怨恨,是他這個年齡的孩子不該有的,在他身上看不到童真和快樂。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不過是以犧牲童年為代價。
沒有人問過他,童年是否快樂,更沒有在乎他的童年是否快樂。
除了賣魚,他每天還要忍受父母的打罵,因為他的父母沒有文化,堅信教育就是打罵,到了該上學的年齡,父母告訴他賺錢比讀書重要,他從學校又回到了賣魚鋪。
早早承擔起家庭重擔的他,沒有童年,也沒有快樂,有的只是沒有溫度的家庭和父母肆無忌憚地打罵,終于17歲的他,只因與家人的一點爭執,喝下農藥百草枯,把自己推向了毀滅的深淵。
孩子的童年如果是快樂自由的,那他的人生會有無限張力,如果過于沉重和勞累,就會厭倦生活,厭倦人生。
國際巨星邁克爾·杰克遜曾在《childhood 》一歌中唱道:
你可曾見過我的童年?我正在尋覓自己生命的本源。了解我的人仍未出現,人們認為我做著古怪的表演,只因我總顯出出孩子般的一面。
但請對我寬容一點。有人說我不正常很明顯,就因為我對簡單自然的愛戀,補償我從未有過的童年。
邁克爾· 杰克遜,1958年出生于美國印第安納州的一個小城,他有8個兄弟姐妹。
因為孩子多,家里貧困,為了養活一家人,年僅5歲的邁克爾就和4個哥哥組成家庭演唱隊,在父親嚴厲的管教下,開始頻繁地登台演出,有時一個周末的演出多達十幾場,常常演出到凌晨4、5點才結束。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