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李阿姨去給女兒帶娃了,她的做法讓大家感到非常意外,因為以前經常李阿姨說,帶娃兒就應該是奶奶的事情,女兒生了孩子隨爺爺和父親的姓氏。他們家的孩子他們帶,這都是正常的,現在李阿姨的做法,卻顛覆了自己原來的觀點。
李阿姨的女兒雯雯懷孕時孕吐非常嚴重,經常回娘家,看著女兒每天喝水都吐的情形,老母親很是心疼。雯雯生了孩子,李阿姨更是擔心她們母子的身體,自然要親力親為照顧著。
雯雯生完寶寶,李阿姨和雯雯的婆婆都過去伺候月子了。
李阿姨負責飲食起居,親家每天照看寶寶,兩個人相處還挺和諧的。
雯雯出了滿月之后,面臨產假結束要上班,還得麻煩老人幫忙帶娃。女婿想讓自己的母親幫忙帶孩子,雯雯說,還是讓我媽過來好。
雯雯表示,自己的生活習慣會和婆婆發生沖突。如果以后婆媳關系不和鬧矛盾更麻煩,不如讓自己的母親過來。
後來小兩口征求雙方老人的意見,李阿姨為了女兒,自然得幫忙照顧外孫子。孩子的奶奶通情達理的說,自己出錢讓姥姥出力,她有時間也會過來幫忙。
2022年的數據顯示,目前有1800萬的隨遷老人,他們都是為了幫助子女照顧娃。背井離鄉,離開了自己生活一輩子的地方,來到了陌生的城市,就是為了讓孩子們沒有后顧之憂,更好的投入到工作和生活當中。
一個小小的生命呱呱墜地是父母的責任,更是老人的希望。我們小的時候,多數都是奶奶帶大的。現在很多年輕的寶媽都喜歡讓自己的母親帶娃,選擇姥姥是正確的。奶奶也無需委屈,看看背后原因就明白了。
原因一: 姥姥帶娃更貼心
李阿姨的女婿家只有這麼一個兒子,公婆對待兒媳婦也很好。但是阿姨的女兒總覺得有些話不能和婆婆說,比如去婆婆家不舒服了,想躺一會兒,不好意思休息。想吃一點清淡的飯菜,也不能指派婆婆做。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