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孩子跟我說,她牙疼。我讓她張開嘴,這一看,可把我嚇了一跳,她居然長蛀牙了,而且整整3顆!
我跟朋友說起這事,沒想到她比我更糟心。她4歲的兒子,已經滿嘴「小黑牙」,門牙還被蛀蟲給「吃」了一半。
我們去觀察身邊的孩子,會發現,小小年紀就長蛀牙的還真不少。
有調查顯示,我國5歲兒童約有70.9%長齲齒!
70%,啥概念?就是10個孩子里有7個娃長蛀牙。
孩子為什麼愛長蛀牙?是糖果惹的禍嗎?作為家長,我們該怎麼幫孩子預防齲齒呢?
在了解齲齒前,我們先搬個小板凳坐好,回到讀書時代,來復習下生物老師曾講過的知識。
●在牙齒的最外層,叫牙釉質。
我們形容一個人好看,經常會用到一個詞——明眸皓齒。
想象一下,明亮的大眼睛,微笑時,露出一口潔凈的大白牙,陽光一照射,牙齒還閃著陶瓷般的光澤。多好看啊,是吧?
牙釉質本身的顏色,就是接近半透明。并且顏色越白凈、越有光澤,就說明它越健康,硬度越高。
牙釉質是由無機物組成(主要是鈣和磷)。它礦化程度越高,牙釉質就越堅硬。
●在牙齒的第二層,是牙本質。
牙本質作為中間層,它既能保護里層牙髓組織,又能為牙釉質提供營養。在這一層,含有神經纖維。
如果牙釉質被破壞,牙本質中的神經纖維,很容易遭冷熱酸甜的刺激而感覺疼痛。
●牙齒的最里層,是牙髓
牙髓含有豐富的血管神經組織。如果牙齒被破壞到這一層,那已經很嚴重了,孩子可能會感覺劇烈的疼痛。
好啦,了解了牙齒的基本結構,我們接下來看看,孩子的蛀牙,到底是怎麼發生的。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