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朋友跟我吐槽,說現在生孩子有啥用,好吃懶做的。平時下班回家,讓他幫忙倒杯水都不樂意。
我問他,有沒有做過這樣的事:
因為感覺孩子在幫倒忙,就讓他待在一邊?
或是在孩子很小的時候,不捨得讓他動手,自己包攬一切?
問題拋出來,朋友沉默了。
教育學家早就發現,孩子天生就有想幫父母的意願。之所以會變成貪圖享受、散漫的模樣,其實有很大責任都在父母身上。
在孩子需要學做家務的年齡,不去認真引導,當他們長大了再去抱怨,這是為難孩子,更是為難自己。
01
綜藝節目《媽媽是超人》裡,安吉和小魚兒這對「鯽魚兄弟」一直是行走的吸粉機。仔細看節目會發現,他們的媽媽胡可經常讓倆兄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讓他們幫忙掃地,三人一起包餃子,而去超市挑選食物時,讓兩人比賽誰先拿到義大利面和番茄醬,讓採購過程變得有趣極了。
在國外,家長都普遍重視孩子做家務的能力。我老公有個同學,娶了個美籍華人姑娘。定居美國後,他們養了兩個孩子,而他最大的感觸是,在美國,大多數孩子都會參與做家務,並且還有詳細的家務活清單。比如:9-24個月,自己扔尿布;2-4歲,扔垃圾、整理玩具、澆花、喂寵物等。而在德國,甚至還在法律裡明確規定:孩子必須幫助父母做家務。
很多時候,讓孩子幫忙做家務,比自己動手更費時費力。不僅需要花時間跟孩子示范,還需要時刻關注他們的安全。但這個做家務的過程,卻能給孩子帶來隱形的財富。而你捨不得讓孩子做家務,才真的有可能是害了他。
在美國,孩子不論年齡大小,都是重要的家庭成員,所以告訴孩子他們在家庭中應該負起的責任是很重要的,而承擔家務則是最好的方式。
02
每個孩子成長的終點:ADVERTISEMENT
走向獨立
上周,我朋友對我抱怨:
「家裡6歲的女兒長這麼大了,啥都不會,連穿鞋都要他們幫忙,要怎麼辦。」
這當然不是個例。
我們時常可以在生活裡看到這樣的故事:
父母一邊埋怨著孩子什麼都不會,一邊又幫孩子打理安排所有。
總是告訴孩子學習最重要,不讓孩子學做一點家務活;
操心、焦慮孩子的未來,巴不得自己先探路避開所有坑;
孩子從來沒有獨立選擇過。
當然,也沒有靠自己而得到的生活經驗。
生長在溫室裡,面對風吹雨淋也就缺乏免疫力。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