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兒童教養
兒童健康
育兒好物
兒童安全
簡易生活
全部
    
老人幫忙帶娃,最好在「這個年齡段」及時撤退,不然越晚矛盾越多
2023/08/17

現在很多年輕人的壓力都很大,上有老下有小的階段,并且還有房貸和車貸的壓力,生活的壓力壓的讓人喘不上氣。

所以即使有孩子也沒有時間照看,所以看孩子的任務就落在了老人身上。現在很多家庭都會出現 「隔輩帶娃」的情況,可能沒有父母的幫襯,當代年輕人也很難安心掙錢養家。

所以老人也成為了帶娃的主力軍,這也給當代年輕人減輕了負擔,即省事又省力。可是孩子的成長也是離不開父母的,更不能把孩子直接扔給老人不管。

雖然說現在養娃比生娃難,而老人帶娃也給父母帶來很大的幫助。但是現在減輕的負擔,將來也會付出雙倍的代價。

老人幫忙帶娃,最好在這個年齡段及時撤退,不然越晚矛盾越多

鄰居小周的家庭條件不是特別好,好不容易兩口有點起色,因為小周懷孕所以只能放棄工作,全由丈夫一人掙錢養家。

所以在孩子出生之后,小周就把孩子全權托付給自己的婆婆,這樣小周就可以去安心工作。畢竟兩人還有房貸和車貸,如今再加上孩子的各種開銷,僅憑一個人的工資完全是不夠的。

所以婆婆也成為孩子的第二個媽媽,小時候幾乎都是在爺爺奶奶家生活,畢竟父母要在外忙工作。

可是等到孩子大一些,小周夫妻倆就發現,孩子跟自己并不親近,反而更加傾向于爺爺奶奶,這感覺就好像夫妻倆像外人一樣。

并且老人帶孩子也十分的寵溺孩子,孩子在爺爺奶奶家,那都是 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只要孩子不滿意,奶奶都會立馬重新做。

所以小周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覺得在孩子上幼兒園前就要把孩子接回自己身邊帶,改改孩子身上的壞毛病。

不過俗話說得好: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所以在孩子三歲左右的時候,老人就必須要及時撤退,讓父母做出更改,一旦長大后,就很難改正了。

畢竟老人的一些觀點都已經過時,所以家長必須及時補位,為了孩子的未來著想。可能最初孩子無法適應,但是父母也不能心軟,不能由著孩子的性子來,相信慢慢磨合后就會好起來。

畢竟孩子在三歲后, 大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影響著孩子,他們的世界里根本不知道對與錯,所以這個年齡段家長一定要對孩子做出更改。

老人帶娃和父母帶娃有何區別?

老人帶娃雖然能夠給父母減輕一些壓力,但很容易 好心辦壞事。最主要的是老年人最習慣寵溺孩子,比如即使孩子做錯一些事情也是不忍心責罵,并且還安慰家長說孩子太小,大一點就懂事了。

因為老人年齡大了,帶孩子都是圖個安靜,只要孩子老實就行,沒有太大的精力帶孩子,一些事情都是 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這樣很容易讓孩子養成一些惡習,甚至老人最好護著孩子,不管對與錯,這樣也會容易慣壞孩子,養成一些不好的習慣。

所以老人帶娃還是存在很多內在隱患的,當父母的也要及時制止,不然孩子長大后很難及時改正。

如果父母親自帶娃,也是有利于孩子的成長,畢竟年輕人的思想更加適應于孩子的發展,能夠 增進父母與孩子的感情。

一般孩子都是誰帶的時間長跟誰親,孩子的世界里沒有血緣關系的遠見,只有跟誰時間長,誰對自己好就喜歡誰。

所以如果父母經常帶娃,那麼孩子也會跟父母更親近一些。并且家長親自帶娃,也能改正孩子的一些不好的習慣。

而孩子三歲的時候就是立規矩的最好時期,這個階段的孩子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關鍵,如果老人跟在身邊,也要避免干涉家長教育孩子,不然也會引起一些家庭矛盾。

當父母的并不是說生完孩子就算完成任務了,要把孩子培養長大這才是自己要負的責任。并且如果長時間帶孩子,也會影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不管怎麼說老人幫忙帶娃,也應該懂得感恩,但是我們作為父母,不能撒手不管, 教育權利還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總結:

老人為兒女付出了大半輩子,在晚年的時候理應讓他們 享受天倫之樂,并且年齡大了對于孩子的一些事情只能疲憊應付。

所以父母要承擔起自己應付的 責任和義務,畢竟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錯過了那就是錯過了,并且日后對孩子的影響還是很大的,家長要知道。

北醫護妹花80萬,將18坪舊房大改造,1坪都不浪費,衛生間干濕分離,陽光大陽台超治愈
2023/07/06
奶奶太會收拾廚房:用墻面收納,讓狹窄「單行道」廚房變整潔!
2023/07/06
新竹三口之家爆改40年老房,樸素布局卻一塵不染,看過的人都說溫馨:這才是真正的豪宅!
2023/07/06
月薪4.5萬,房貸530萬,買下40坪的房子,裝修壓力大,但有家了~
2023/07/06
斷舍離女孩出圈上央視,88㎡的家僅6件傢俱,常年堅持「不消費」
2023/07/06
52歲阿貝為愛妻用「6貨櫃花130萬」造60坪天然花園別墅,走進空中花園如進仙境
2023/07/06
屏東小夫妻,爆改46年狹長昏暗老房,改完明亮舒適,夢中情房無疑了!
2023/07/06
「媽媽,咱們家是不是很窮?」兩種不同回答影響孩子一生
2023/10/01
孕期,孕婦常吃的3種食物,可能是寶寶黃疸的「源頭」,早知早好
2023/10/01
3歲看大7歲看老?想讓孩子「更出色」,7歲前家長要給他立下「這5個規矩」
2023/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