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子女家庭中,最孝順的往往是這個,背后原因太真實
▶老大的責任感更重
作為家中的老大,他們身上好像有一種與生俱來的、不可推卸的家庭責任感和家庭擔當。
父母在養育老大的同時,也總是希望老大能為自己的弟弟妹妹做個標桿和榜樣,幫助他們樹立家庭責任心。
更何況中華上下五千年的長子文化,老大們也在耳濡目染中意識到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性。
上有需要自己幫襯和理解的父母,下有需要自己照顧和關懷的弟弟妹妹,老大們在日常生活中在心里漸漸凝聚了 責任感。
他們會 盡早獨立,盡早懂事,好讓父母少操點心。而父母看到老大的成長,也自然會將家中的大小事務說與老大,讓老大幫著一起出謀劃策。
▶老大更想證明自己
其實有時候 不受寵的孩子還是會孝順,甚至更孝順,孩子對父母的依賴和忠誠是刻在基因里的。
相信在很多多子女家庭中,老大往往被父母忽略甚至無視,父母也總是把關注和關愛傾注到更為年幼、弱小的小寶身上。
但對于老大來說,關愛的缺失有時候,并不會讓不受寵的孩子打消孝順父母的本能。
相反,他們在長大后更渴望父母的關注,渴望得到父母的補償。
老大們會在成年后千方百計地向父母 證明自己值得被愛、被關注,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讓父母意識到自己「寵錯了人」,意識到曾經對老大缺少關懷和陪伴是一件多麼錯誤的事。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老大即使沒有得到父母更多的愛,還愿意在有能力后,成為「扶弟魔」、「提款機」。
▶老大共情能力更強
受過苦的人往往更能理解他人的苦。一般來說,缺乏父母關愛的孩子往往更能與他人共情,也容易養成討好型人格。
不被父母過多關注的老大,他們的內心也更為敏感,對周邊人的情緒變化的捕捉能力更強。
盡管他們沒有在家庭中獲得太多的愛,但是當父母年老時,他們 強大的共情能力又會說服自己要孝順父母。
同時,先一步成長并獨立自主的老大,也更能體會到父母養育孩子的辛苦和不易。
他們能夠比弟弟妹妹先一步意識到父母的付出,懂事的老大與父母之間形成了互相流動的愛。
在這種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和陪伴中,老大自然會更為孝順。
結語
同為自己的子女,父母一定不能厚此薄彼。大家都希望自己將來年老時能老有所依,但自己的晚年能否兒孫繞膝、頤養天年,和自己年輕時如何教育子女是息息相關的。
子女對父母最真實、最深厚的愛是在親子之間日常的互動和關懷中產生的,若是想要有個孝順的孩子,父母一定不要吝嗇自己的陪伴和愛。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