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老師,都收到過什麼禮物?又是如何處理的?9位老師的真實回答,幫您解決「教師節送禮難題」!
教師節送禮幾乎是每一位家長都面臨過的難題。
然而送禮的的難題自古有之。
《禮記·曲禮》曰:「夫禮者,自卑而尊人」。
意思就是懂得禮儀,就能使自己謙虛謹慎,就能夠注意尊重他人。
送禮要學會尊重送禮者,尤其是給傳道授業解惑的老師送禮更應該如此。
所以,作為送禮者,如果你糾結于該不該給老師送禮?送什麼禮?
那就要看看作為收禮者的老師,他們在收到家長的禮物時的真實感受是什麼?
某乎上有個「作為老師的你,都收過什麼禮物?又是怎麼處理的?」的熱點話題。
很多老師都留言分享了自己作為收禮者的真實經歷、感受及想法。
在仔細查閱了眾多老師的留言后,我發現對于家長送禮這件事,其實極大多數老師都是比較反感,甚至深惡痛絕!
某化學老師:思考良久收下,后期想辦法補回。
自己當班主任時,被同學家長攔在校門口,送了幾瓶好酒,當時由于老師太多,推脫不合適,不得已收下。後來學生骨折,就利用這個機會買了些補品水果區看了孩子。
某網友當老師的同學:對家長送禮深惡痛絕,但是後來因為害怕就收了。
一是怕同事都收了,自己不收,擔心同事多想;二是怕家長多想。
而實際上呢,這位老師反而真的討厭上了那些送禮的家長,對于這些家長的孩子,這位老師雖然說沒啥偏見,但是誰又能保證呢?
某實習老師:不得已收下禮物,但是也不敢刻意對某個同學好。
因為班主任都收下了,自己不敢拒絕,比較期待學生的禮物,不花錢的那種,寫信、小紙條之類的。
當然,也有部分老師比較 堅持原則,對于家長的送禮一概不收的,比如以下幾位老師。
某班主任:直接拒絕,沒法直接拒絕的就委婉拒絕,并且要回短信,截屏留證據。
經常受到家長送的紅包,購物卡,但是該班主任表示自己一概不收,并且能拒絕的直接拒絕,無法拒絕的就找機會,放到同學書包里,然后回短信,截屏留證據。
某前輩老師:「你能靠收禮發家致富嗎?」
關于送禮的問題,一位前輩老師曾這樣對這位老師。
是的,老師收家長的禮物,顯然不能發家致富,又何必給自己找心理負擔呢,所以有家長送,但是這位老師基本上都不會收,并且他表示自己見過的北京老師,也從來不會因為孩子不送禮而歧視。
某接手新班級的老師:「無形中增加了我的工作量」
對于學生家長的送禮行為,該老師分享了自己印象深刻的一次拒絕經歷,并且表示再有下次,真的就要「拔刀」了。
當然,也有些老師表示 收到同學送的禮物是非常開心的,比如以下幾位老師:
某90后老師:教師節收到同學送的折紙,很開心。
但是「如果某個之前不聽話的學生突然開始聽課,并積極回答問題,會比收到禮物還開心。」
某幼兒園老師:「不收擔心孩子會以為自己不喜歡他」
小朋友送的糖果、巧克力、蘋果、自己畫的小畫,都會開心的收下。
該老師表示小朋友送給自己的糖果、巧克力、蘋果、自己畫的小畫,自己都會開心收下,因為他害怕自己不收,孩子會擔心老師不喜歡他!
某英語老師:「不是多稀罕禮物,是孩子對自己付出的認可。」
教師節的鮮花、圣誕節的蘋果、小卡片、小紙條……不過隨著圣誕節蘋果的價格提升,該老師表示自己也逐漸有點提心吊膽了。
《禮記·學記》有言:
「為人師者,必先正其身,方能教書育人,此乃師德之本也。」
意思是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必須先把自己心態調整正確,樹立高尚的品格,才能真正擔起教書育人的重任,惠澤后學。
雖然,社會上會報道一些教師界的害群之馬,但是作為學生家長,我們也不能以偏概全。
就像上面那位前輩老師說的那樣, 老師不可能靠收家長的禮物發家致富,很多老師也都懂得這個道理。
所以他們也不會因為你沒送禮,或者你送了禮,而區別對待你的孩子。
相對于社會中各種復雜的人際關系,家長和老師的關系還算簡單的,無非是家長支持配合老師工作而不敷衍,老師們就已經很滿足了。
適量的節日慰問和道謝是人與人交往的正常需求,教師節家長如果真的想給老師送禮,務必謹記 「不給老師添麻煩、尊重老師」的原則。
1)以示尊重,送禮要符合學校規定、道德和法律規范,不送過于貴重的禮物。
2)送禮的目的是表達謝意和祝福,而不是討好老師;
3)禮物最好簡單有意義,比如水果、糖果、花等,也可以是孩子親手制作的;
4)不要將送禮與孩子的成績掛鉤,避免引發不良觀念;
5)集體送禮是最好的,但是要自愿,可以避免攀比心理;
6)送禮不要打擾老師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7)最好的禮物是學生的進步和家長的理解與支持;
【最后寫給家長的話】
家長之所以給老師送禮,無非是想讓老師多照顧下自己的孩子,或者受社會送禮成風的惡習影響,擔心自己不送孩子在學校受委屈。
在了解了老師收禮的真實感受及想法后,我希望各位家長能正確看待教師節送禮這件事,在原則內送,另外還請各位家長相信:即使你不給老師送禮,他們也會公平對待你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