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兒童教養
兒童健康
育兒好物
兒童安全
簡易生活
全部
    
「養廢」女兒很容易,再難也要刻意讓她「人生十練」
2023/09/15

父母的養育方式里,藏著女兒未來的命運。

每一個自信、陽光、幸福的女孩背后,都站著深謀遠慮、運籌帷幄的父母。

《養育女孩》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

「當你的女兒長大,你能看到你給她的童年與如今她擁有的力量和品質之間的關聯。」

養廢一個女兒很容易,只要嬌養、散養就行了。

但你要養出一個心有陽光、又自帶鋒芒的女孩,就要從小刻意讓她「人生十練」。

練習自律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里寫道:

「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

曾經的央視一姐董卿就是一個無比自律的人。

小時候,天還沒亮,董卿便會去附近的中學晨跑,跑夠1千米才罷休;

開始認字時,董卿每天都堅持背誦、抄寫古詩詞;

她還保持著閱讀的好習慣,數年如一日,直到今天還會擠時間每天讀書一小時左右。

曾有人說,董卿這麼厲害,是老天爺賞飯吃。

所謂的開掛人生,不過是拼盡全力的努力,以及超乎常人的自律。

作家波伏娃曾說過:

「女人的不幸在于她不是被要求奮發向上,走自己的路,而是聽說只要滑下去,就可以到達極樂的天堂。」

對女孩來說,唯有自律,才能習得72變,才能從容應對人生路上的81難。

練習格局大格局的女孩是怎樣的?

我想,她一定是不困于一室,不拘于小情小愛的;一定是有內涵、有氣度,能夠掌控自己的人生的。

民國才女林徽因,就是這樣一個有格局的女孩。

她5歲開始研讀詩文,16歲起和父親游歷歐洲。

期間,她閱歷山川,讀了很多文學著作,也在此期間立下了要當建筑師的夢想,有了一生為之奮斗的事業。

因此,想要幫助女孩練就大局觀,父母就要帶女孩從小多見世面:

帶孩子多讀書,多看紀錄片,了解別人的經歷和人生,幫助她跳出個人狹隘的視野;

周末、節假日里,也可以帶孩子多出門游歷,去博物館、科技館看一看,全方位開闊孩子的眼界,讓她學會從更高的層面看待問題。

最終,幫助女孩褪去柔弱的外殼,鍛造出對抗命運的鋼筋鐵骨。

練習自信2022年北京冬奧會上,運動員谷愛凌因奪得2金1銀刷屏朋友圈。

而她能獲得如此大的成就,離不開她強大的自信心。

谷愛凌13歲時,曾在一次采訪中透露:

「所有的運動,包括籃球,不要去想別人做得比你好,不管是別的男孩別的女孩,比你大比你小,你就是最好的。」

憑借著這一股韌勁,她撐過了多次骨折受傷,3次腦震蕩。

是啊,一個陽光自信的女孩,才能有足夠的心理能量去面對人生中的挫折與困難。

而父母想要讓女兒更自信、更強大,不妨試試下面兩個方法:

生活中,少打擊孩子。當她想嘗試新事物時,父母應給予充分的鼓勵,給孩子一種「你能做好」的信心;

其次,不去「橫向比較」,少用「女孩樣」去限制孩子。任何一個孩子,都不該被性別左右,而應當專注自我,人生才有無限可能。

練習情緒穩定

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則新聞:

一個5歲的小女孩,發現媽媽暈倒后,冷靜地撥打了120,知道來的醫生是個叔叔后,又火速找了件短褲給媽媽穿好;

隨后,又聯系住在附近的女老師來家里幫忙,順便讓老師送她上幼兒園;

最后,她還給在外出差的爸爸打電話匯報情況。

這一系列操作,讓女孩媽媽不由感嘆:

感謝老天送我一個情緒穩定、又心細如發的女兒,緊急時刻可以救命啊!

巴菲特說: 「情緒穩定,要比高智商更重要。」

而女孩的情緒穩定,永遠要比漂亮的臉蛋更重要。

如果遇到了什麼事情就先崩潰大哭、自亂陣腳,又怎麼能找到正確的道路呢?

想要培養一個情緒穩、心態佳的女孩,父母就要先做好榜樣。

當孩子犯錯時,不一定要大吼大叫,可以先分析問題,再跟孩子商討出一個解決的方案;

當夫妻關系出現問題時,不一定要互相針鋒相對,也可以坐下來心平氣和地說話。

要知道, 只有父母情緒穩定,女孩才會更加從容淡定,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練習厚臉皮

「厚臉皮」的人到底有多受歡迎?

鄰居家有個剛滿10歲的小女孩甜筒,小時候,只要遇見人,不管認不認識,都主動開口打招呼:「爺爺早,阿姨好,叔叔好。」

不僅如此,甜筒還特別會交朋友。

見到不認識的小朋友時,她總能自來熟地「搭訕」,絲毫沒有膽怯之色:

「你好,我們可以做朋友嗎?」

「今天天氣太熱了,你熱嗎?」

有時,別人不理她,或是對她態度不好,她也絲毫不在意,笑一笑就又玩去了。

甜筒媽媽總說女兒天生「厚臉皮」,但我卻很羨慕她的這一點。

要知道, 一個「厚臉皮」的孩子,往往代表著心理承受能力更強,在任何社交場合都敢于主動找話題,敢于向外展示自己。

而現在的很多女孩各方面都很好,唯一的缺點就是臉皮太薄。

經常抹不開面子、張不開嘴,不僅交不到什麼朋友,在社交中還容易被人占便宜、吃啞巴虧。

那麼,如何才能擁有一個「厚臉皮」的女兒呢?

父母可以多帶孩子去公眾場合,鼓勵她開口說話,讓孩子接受并「脫敏」他人的目光;

也可以給孩子講一些「厚臉皮」女孩的故事,讓孩子代入模仿,培養孩子的逆商。

總之,一個「厚臉皮」女孩,哪怕遭受生活的千錘百打,也一定能越挫越勇。

練習拒絕人際交往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就是學會說「不」。

哈佛大學曾做過一項調查:

如果一個人學會合理地拒絕,就能減少90%以上不必要的麻煩,更能減少大量個人時間和精力上的浪費。

記得曾經看過一部短片,名叫《態度娃娃》。

里面有個女孩叫艾利,從小到大都是一個乖乖女,會竭盡所能在他人面前保持燦爛的笑容,從來不敢拒絕別人。

哪怕別人踢碎了她的金魚缸,她都咧嘴一笑:「沒關系,我再買一條就好了。」

因為一直保持著微笑示人,久而久之,艾利的臉就成了微笑臉。

後來,當她砸碎自己的微笑臉想要找回自己時,發現里面早已空空如也。

生活中,我們見過太多「艾利」這樣的女孩,性格文靜,很少展露自己的情緒,哪怕面對再無理的要求,也不會輕易說「不」。

她們看起來乖巧懂事,但卻總是以犧牲自己的快樂和幸福為前提,去滿足他人的期待。

然而,就像《謝謝,但今天不行》一書中寫的:

在各個人生階段里,我們有著各自需要完成的任務,但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是實現「真實的自我」。

所以,我們要記得告訴女兒:

永遠不要為了滿足別人的期望而委屈自己。

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才對得起無比珍貴的一生。

練習獨立樊登老師曾分享過一個故事:

他的一位朋友,十分注重培養女兒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14歲時,女孩前往美國留學,出發前自己收拾行李,又獨自飛行了27個小時。

到達后,得知美國不允許15歲以下的孩子單獨乘坐飛機,機場把她扣留了下來。

本以為她會驚慌失措,誰知她只是給父母打了個電話,淡定地表示讓自己解決這件事。

她先是向警察解釋不了解年齡限制,隨后又按照當地要求,準備了一系列文件,表示自己是來讀書的。

後來,警察給她放行,機長也很欣賞她,邀請她與機組人員合影留念。

獨立的孩子,無論走到哪里,都能把事情做好,更能受到他人的認可。

張曉玲在《讓孩子成為他自己》一書中寫道:

「獨立可分為人格上的獨立、精神上獨立、生活上的獨立。」

養女兒,這三者缺一不可。

可以讓女兒在生活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多讓孩子閱讀書籍,分享自己的想法,并在孩子表達觀點時仔細傾聽,并給予鼓勵。

獨立自主的品質,是父母給女孩一生的寶貴財富。

練習自愛法國思想家蒙田曾說過: 自愛者方能為人所愛。

大家還記得前段時間「為愛減肥」離世的15歲少女嗎?

剛上初一的小玲,因為暗戀一個男生開始拼命減肥。

從一開始只要求吃東西不放油,逐漸演變成不吃任何米飯、主食。

結果,小玲被確診為神經性厭食,1米65的個子,體重下降到只有24.8公斤。

後來更是直接進了ICU,生命停止在了15歲。

自愛,是女孩終生學習的必修課,教會女兒自愛,是父母的終身事業。

平日里,父母一定要告誡女兒珍惜自己的身體,學會抵抗誘惑,堅持自己的原則。

一個懂得愛自己的女孩,才有更多的能量去愛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愛與尊重。

練習鈍感力

日本作家渡邊淳一在《鈍感力》一書中提到:

鈍感力,意為對周遭事務不過于敏感的能力,它不等于遲鈍,而是強調對困境的一種耐力,是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科學研究表明,女孩的前額葉和枕葉均比男孩發育得更快更完善,她們更易感知外界的刺激,能夠捕捉到更多的信息,心思也比男孩更加細膩、敏感。

想要培養一個擁有鈍感力的女孩,離不開父母的耐心引導。

當孩子情緒低落時,父母可以引導孩子自我安慰,接納和釋放負面情緒;

平日里,還可以給孩子培養一個興趣愛好,豐富日常活動,如畫畫、讀書、戶外運動......讓女孩的內心世界更加豐富多彩,無暇去在意別人的目光和評價。

最后,父母要以身作則,多給孩子傳遞正能量,幫助女孩戒掉敏感,輕裝前行。

練習膽量

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情形:

一見到不熟悉的人,孩子就往身后躲,連眼神都不敢交流;

晚上睡覺,孩子不讓關燈,說怕黑;

在學校里,孩子不敢上課舉手,甚至害怕和同學交流。

很多家長說「我家孩子很膽小」,但卻不知道,大部分孩子的膽小懦弱是被父母養出來的。

尤其是女孩,父母潛意識里覺得女孩嬌弱,習慣性呈現出「保護者」姿態,把孩子護在羽翼下。

時間久了,被「保護過度」的女孩,就會變得膽小如鼠。

俗話說:人的膽量都是練出來的。

父母要學會放手,給女孩不斷試錯的機會,給予她更廣闊的成長空間。

可以多鼓勵孩子和同齡人接觸,去親友、鄰居家串門,讓孩子學會和不同的人打交道。

父母平常也要減少對孩子的消極暗示,把「孩子膽小」改成「孩子,你試試看」。

《流金歲月》中有段話說得非常好,希望所有的女孩未來都能長成這般模樣:

「生活給我蜜糖,我就安享蜜糖;生活給我考驗,我就披甲上陣。

我可以是不諳世事的小公主,也能是獨當一面的蓋世英雄。」

愿我們的女孩都能心中有夢、腳下有路,不斷修煉,成長為一個閃閃發光的姑娘。

與所有家長共勉。

北醫護妹花80萬,將18坪舊房大改造,1坪都不浪費,衛生間干濕分離,陽光大陽台超治愈
2023/07/06
奶奶太會收拾廚房:用墻面收納,讓狹窄「單行道」廚房變整潔!
2023/07/06
新竹三口之家爆改40年老房,樸素布局卻一塵不染,看過的人都說溫馨:這才是真正的豪宅!
2023/07/06
月薪4.5萬,房貸530萬,買下40坪的房子,裝修壓力大,但有家了~
2023/07/06
斷舍離女孩出圈上央視,88㎡的家僅6件傢俱,常年堅持「不消費」
2023/07/06
52歲阿貝為愛妻用「6貨櫃花130萬」造60坪天然花園別墅,走進空中花園如進仙境
2023/07/06
屏東小夫妻,爆改46年狹長昏暗老房,改完明亮舒適,夢中情房無疑了!
2023/07/06
哈佛歷時75年研究發現:長大后活得幸福的孩子,都有「這3大特征」
2023/09/22
「拋媚眼寶寶」看爸爸打游戲火了,網友:這小眼神,你爸爸心醉了
2023/09/22
來錯地方了吧?爸爸「穿工作服」開家長會「被嘲笑」,網友:并不好笑!
2023/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