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一個問題:
孩子的衣服損耗率太高了,上個月買的衣服,這個月就穿不上了。
如今的衣服,又不像以往,奶奶扯塊布,手制一套,雖然談不上多時尚,但將就著也能穿。
現在隨便一套衣服,怎麼不要個100多塊?
而給孩子換衣服的時候,可不是一件件換,那都是成套的換。
想想就肉疼。
所以,借別人的舊衣服,就成了許多普通家庭的選擇。
實際上,我自己就經常拿姐姐家孩子的舊衣服,有些衣服甚至只穿過一次。
直到我看到李玫瑾教授說,不要讓孩子穿別人的舊衣服,我才理解其中的問題。
省一件衣服的錢,后半輩子的悔
從養育成本的角度看,給孩子穿別人的舊衣服,對家庭來說是最劃算的。
畢竟孩子穿舊衣服,要不了多久就會換。
但孩子是不是真的愿意呢?
美國兒童心理學教授魯道夫·謝弗,在《兒童心理學》一書中,說到孩子對自我的掌握,是其心理安全防御的基石。
意思就是,孩子需要對自己的人生有足夠的控制感,他才會具有強大的安全感。
相反,因為失控造成的安全感缺失,會讓孩子變得焦慮、自卑。
所以,李玫瑾教授在講座里說,不要給孩子穿被人的舊衣服,省一件衣服的錢,家長要后悔半輩子。
查看大圖安全感建立起來特別難,但真正破壞起來,可能只需要一件舊衣服,就泯滅了。
別說孩子怎麼這麼脆弱。
孩子就是很脆弱,不然為什麼需要成年人的呵護?
為什麼孩子穿舊衣服,會缺失安全感?
第一,貶低自我價值
深深記得,以前父母帶我坐公交,為了省孩子的免票,當時我已經超過1米的身高,父母要和售票員扯皮半天。那時候覺得,難道我不是個人嗎?為什麼不給我買票?,當然現在知道,父母是希望能省一點是一點。可是,我從小就有一種,我不配用好東西的感覺,這就是自我價值貶低的表現。
給孩子穿舊衣服,孩子的心態其實是差不多的。對家長來說,是省錢,對孩子來說是:
我不配。
第二,人生受到掌控
每年過年,孩子希望有新衣服穿,這是中國人過年的特色。新衣服,對孩子來說,有值得高興的特殊含義。
可常常給孩子穿別人的舊衣服,雖然他們會明白,這是為了家庭好,但他們同時也會覺得,自己的人生受到了掌控。
本來他希望穿新衣服,那件他看中很久的紅色長款,可以在同學面前顯擺。
但懂事的他們,必須要穿舊衣服,可能有些發皺,有些破損。
現實讓他們過早的成熟,自卑就這樣產生。
結語
為了對抗自卑,他們希望脫離父母的掌控,因此叛逆也產生。
這些負面情緒,會跟著孩子成長一輩子,直到他們真正成為父母。
為了一件舊衣服,后半輩子的悔,怎麼想都是虧本買賣。
不知道現在的父母,對于穿別人的舊衣服,會怎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