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兒童教養
兒童健康
兒童安全
育兒好物
簡易生活
全部
    
「我是外婆帶大的,憑啥孝敬爺爺奶奶」,爸爸的回答讓人「無言以對」
2023/10/24

孩子出生以后,都是誰在帶?

有數據顯示如今的孩子有超過一半都是老人在幫忙帶,而且 其中姥姥帶娃的比例越來越高,大有超過奶奶的趨勢,逐漸成為帶娃的「主力軍」。

小梅是家里的獨生女,從小父母寵愛長大,懷孕期間小梅就想好了,等有了孩子之后一定要自己母親幫忙帶, 一方面母親帶孩子自己更放心,另一方面還能避免婆媳矛盾。

小梅的母親也非常疼愛自己的女兒,在照顧坐月子的時候,一直都是做的小梅愛吃的食物,平時照顧孩子也是非常用心用力,讓小梅舒舒服服過完了月子,而且因為小梅娘家離得近, 孩子也一直都是小梅母親在帶,這一帶就帶到了五六歲。

孩子健健康康長大,家庭和和睦睦,在別人看來小梅一家生活的很幸福,但是最近的一件事卻惹得小梅十分的生氣。

有次老公跟和兒子在一起玩,老公一直勸兒子周末去爺爺奶奶家, 并強調爺爺奶奶才是兒子的親人,將來要孝順爺爺奶奶。

兒子天真的問爸爸: 「姥姥也是親人啊,我是姥姥帶大的,為什麼要去孝順爺爺奶奶啊?」

老公隨后說道:「因為奶奶是爸爸的媽媽, 是爸爸最親的人,也是你最親的人,因為有奶奶才有了爸爸也才有了你,你一定要聽奶奶的話,要孝順奶奶。」

正在廚房收拾家務的小梅,聽到丈夫的這番話,心里面就是一陣生氣,替自己的母親感到不值,這麼多年辛辛苦苦帶大孩子,而老公不僅沒關心,反而說這種傷人心的話。

孩子奶奶平時很少管孩子,也沒給孩子買過什麼像樣的東西,不怪孩子親近姥姥,孩子那可是是姥姥懷里長大的,好吃的好喝的都給孩子留著。 如此一來,反而讓孩子去孝順奶奶,誰聽了這番話不覺得寒心?

小梅本想和丈夫大吵一架,但想到除了惹自己生氣并不能改變什麼,便暫時把心里面的火氣壓下來,後來小梅轉變思路,周末的時候自己和母親去看望親戚,讓丈夫在家帶孩子。

兩天時間下來,丈夫打了幾次電話,直呼帶娃「太累」,求著小梅抓緊回家,小梅也是趁機怒懟: 「那我帶娃就不累,孩子姥姥帶娃就不累?」。

事后老公也才是了解到孩子的不容易,經常在小梅面前說好話,也經常讓小梅給岳母買些東西,以此感激岳母幫忙帶孩子的不辭辛苦,如此之后,小梅才感覺心里好受點。

孩子心里有桿秤,和誰親不用父母去強調,自有答案

第一,誰照顧孩子時間長,孩子和誰感情親密

在農村老家的時候,就經常碰到一些老人問孩子:「誰是這個世界上對你最好的人?」,如果孩子口中的那個人是自己,老人就會開懷大笑十分滿意,如果孩子回答的不是自己,立馬變臉陰晴難定。

其實不要直接去問孩子「和誰親」!孩子真正親近的人心里自然有答案,因為小孩子是最直接最單純的人,他們自己心里面也有桿秤, 誰照顧他時間長,陪伴的時間長,對孩子無微不至的照顧,那這個人在孩子心里的地位最高(僅次于媽媽)!

如果孩子是姥姥照顧長大的,那麼孩子自然親近姥姥,如果孩子一直和奶奶住在一起,那自然孩子更親近奶奶,付出和回報都是成正比的。

第二,平時孩子口中喊誰的名字多,那就是親近誰

孩子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的時候,經常喊「爺爺奶奶多」還是「姥姥姥爺多」,這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出孩子和哪邊老人更親近。

如果孩子姥姥平時照顧的多,對待孩子比較慈善,好吃的好喝的總是照顧著孩子,那自然孩子總是喊著要去姥姥家玩。

如果孩子奶奶平時管得少,或者家里面還有其他孫子孫女,對孩子做不到一視同仁,對孩子也不夠親近,那自然孩子念叨爺爺奶奶的次數就少。

父母教育孩子,不應該加入自己的「情感私貨」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最親近的人除了爸爸媽媽,就是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父母不要去引導孩子更親近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其中一方,這會讓孩子心量變小,甚至對孩子的成長產生誤導。

兩邊老人都是孩子的親人,孩子都應該去尊重和感激,至于孩子更喜歡誰,那是老人和孩子之間的事情,父母不要去引導,不僅對孩子不好,也會造成家庭矛盾。

做父母的應該是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好成長的榜樣,教會孩子如何孝順老人,因為現在你們的所作所為就是未來孩子的所作所為,做父母的對老人孝順,將來孩子才會對你孝順。

從老人的角度來講,他們疼愛孩子更多的是一種親情和責任感,他們并不指望孩子能孝順自己,只是作為長輩天然的一種負責, 所以教育孩子不能有任何「情感私貨」,愛,也從來不是可以計較的!

北醫護妹花80萬,將18坪舊房大改造,1坪都不浪費,衛生間干濕分離,陽光大陽台超治愈
2023/07/06
奶奶太會收拾廚房:用墻面收納,讓狹窄「單行道」廚房變整潔!
2023/07/06
新竹三口之家爆改40年老房,樸素布局卻一塵不染,看過的人都說溫馨:這才是真正的豪宅!
2023/07/06
月薪4.5萬,房貸530萬,買下40坪的房子,裝修壓力大,但有家了~
2023/07/06
斷舍離女孩出圈上央視,88㎡的家僅6件傢俱,常年堅持「不消費」
2023/07/06
52歲阿貝為愛妻用「6貨櫃花130萬」造60坪天然花園別墅,走進空中花園如進仙境
2023/07/06
屏東小夫妻,爆改46年狹長昏暗老房,改完明亮舒適,夢中情房無疑了!
2023/07/06
好多「懷二胎的媽媽」反應可能比頭胎大,這是為什麼呢?原因看這里
2023/11/11
朋友圈都刷屏了:一對「懂事」的父母,勝過「百萬的學區房」
2023/11/11
爸爸坐牢,媽媽出走,「獨自」撐起三代之家的6歲女孩,如今怎麼樣了……
2023/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