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取回秦小楠的戶口本辦理入學,也為了帶歸曉看看自己呆了多年的地方,路晨帶著他的姑娘,踏上了去內蒙的旅途。
十幾年了,兩個人都還愛著,可對彼此的了解卻沒比剛認識的人強多少,來一場短途旅行也許是最好的選擇。
可歸曉沒想到,都快到錫林浩特了,路晨竟然接到了來自歸爸的電話。
歸曉接過手機,不出所料的一頓劈頭蓋臉的數落,話里話外壓得人喘不過氣來,重點就一個意思—— 反對她和路晨在一起。
歸爸不知道的是,歸曉尊敬他,僅僅因為他是自己的父親,而非敬重他的為人。
強硬不講道理的姿態,只會讓歸曉更加堅定自己的選擇,在歸曉眼中,歸爸從來都不是一個合格的父親。
歸曉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那時,父母各自忙于工作,矛盾沖突并不多。
小學的時候,她一直跟在父母,母親作為外交官學識豐富,所以歸曉從小成績就不錯。
等到小學畢業,歸曉太想尋求新鮮刺激了,軟磨硬泡之下,就被扔到了姑姑家,北京某個郊區部隊大院所在的小鎮上念國中。
這段青蔥歲月里,歸曉認識了最好的朋友孟小杉和黃婷,最刻骨銘心的路晨,過了一段難忘且美好的時光。
人在城里的歸爸歸媽那邊,卻是截然相反的狀況。
歸爸歸媽相親認識,兩人對革命事業有著共同的情懷,價值觀一致便成了夫妻,但感情培養多年無明顯成效。
到了歸曉高一那一年,家里父母鬧失婚,但歸爸的職業,失婚會影響升遷,他堅決不同意。
他們的婚姻是軍婚,歸爸不同意,歸媽也沒轍。
歸曉從小跟著母親到處飛,她和母親更親近些,知道分開對他們來說才是最好的選擇。
不知道哪里來的膽量,歸曉威脅父親如果不同意和母親失婚,她就作為女兒檢舉他婚外戀。
歸爸被女兒嗆得怒火中燒,但真要被女兒舉報了,不僅顏面掃地,更是嚴重的作風問題,比失婚還不堪。
最后的結果是,離了,但失婚確實影響了歸爸的前途,讓他錯失了一個大好機會,歸曉被遷怒趕出了家門。
那時的路晨正在千里之外的邊境,兩人只靠一根電話線聯系,他不懂她怎麼每次都會因為一件小事發火,脾氣怎麼會變得越來越差。
她也不懂他為什麼總是不說話,總是草草掛斷,好像不愿意和自己靠近,完全意識不到他也許是不想吵架呢!
路晨你要再敢掛我電話,再也沒下次了!你這輩子也別想再見我!
少年心性的路晨聽了這話,毫不猶豫斷了線,後來才知道那晚歸曉和她媽媽被「趕出」了家。
原本歸曉和母親一起過,歸母獨自養活個女兒妥妥的,沒有什麼大問題。
但意外總在狀況之外,歸媽突然得了重病,歸曉的高中和大學初期,都在照顧纏綿病榻的母親中度過。
沒有人幫她,沒有人陪她,也沒有人懂她。
歸曉的內心有多麼煎熬,可想而知。
如果不是後來歸爸拉下了臉來,想要和女兒重歸于好,噓寒問暖得比她離家念書時還勤快,父女倆還不知道要僵持到什麼時候。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即便歸爸和女兒的關系,不如尋常家庭那般親近,他一聽到路晨回來的消息,馬上就坐不住了。
在歸爸角度,路炎晨是個中學時就讓人印象不好的人,這麼多年過去了,也仍舊沒什麼長進。
過去是個一無是處、毫無志氣的小子,只能靠去當兵混日子,這才好不容易混出點樣子,又被打回原形,爛泥扶不上墻。
而他的姑娘歸曉,父親是部隊的軍官,母親又是搞外交工作的,姑娘自己讀書好、工作好、模樣更好,是路炎晨遠遠配不上的。
可在歸曉眼里,路晨哪兒哪兒都好,就像她和孟小杉說過的話:
除了對他,我這麼多年從沒喜歡上誰,一個都沒有。可能錯過他這次,也就懶得結婚了。
這麼多年來,歸曉的「審美」一直都沒有變過,身邊不乏優秀青年,但她從未動心過。
而現在,和路晨跑到了內蒙,見識了他們保家衛國的付出,她打心眼里支持路晨的事業。
當路程和她商量,兩條事業規劃的時候,她毫不猶豫支持他繼續干排爆。
雖然辭職能夠立刻得到一筆錢,平了欠下的賬,還有余錢可以盡快舉辦婚禮,但路晨這樣的人才去開汽修店太浪費了。
她會替路晨不值,也替國家惋惜。
回到北京之后,雖然不能立即舉辦婚禮,路晨有心的準備了對戒,歸曉笑得嘴咧開了瞇了眼,悄悄地自個兒就戴上了。
原先還有些害羞的歸曉,挨在耳邊悄聲告訴他,「我好像懷孕了。」
被驚喜砸暈了的路晨,帶著歸曉去醫院做了孕檢,拿到了孩子的第一張B超,兩人第一次有了為人父母的感覺。
歸曉這次懷孕是個意外,婚禮和領證兩件事,被路晨提上了日程,酒席還在孟小杉的酒樓辦。
但他的關系還在老單位,還沒來得及領證,便接到了出差執行排爆任務的指令,而且歸期不定。
歸曉是個直腸子女孩兒,心里沒有彎彎繞繞地,路晨那邊還在猶豫怎麼和她提推遲婚禮的事,她就直接挑明了話頭——大肚子辦婚禮太難了,咱們推遲吧!
她幫著路晨收拾了行李,讓他放心執行任務。
對此,歸爸自然是意見很多的,但歸曉告訴他:
房子雖然是自己買的,但路晨的工作,一年到頭住不了幾天,車子也是自己買的,可路晨開都沒開過,反而修過兩次。
路晨什麼都不圖,就圖自己這個人,從小就是。
……歸爸啞口無言了。
其實歸爸作為武警部隊的長官,應當更加了解路晨的優秀,可他因為曾經的偏見,糾結于路晨的家境,反而落了下程。
也許為人父母,總希望女兒能夠有個好歸宿,恨不得十全十美也不為過。然而,現實中完美門的當戶對的是少有的。
對于婚姻,父母講清楚了道理,確保孩子沒有任性地做選擇,得到了最想要的,冷暖自知便好。
畢竟,人生的路,要靠自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