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是女人一生中的大事,剛生完孩子身體處于最「脆弱」的時候,身邊需要有人幫忙照顧,還要幫忙帶孩子。
不管是丈夫、娘家還是婆家的人,都應該去關心呵護產婦,畢竟「坐月子」關系到了產婦身體恢復, 如果月子沒做好,產婦很可能會留下「月子病」。
因為很多子女都是獨生家庭的原因,娘家人照顧坐月子的情況越來越多,難免婆家和娘家都會在一起相處,娘家人一定要清楚自己的位置, 不要過度插手女兒在娘家坐月子的生活,避免造成家庭矛盾。
老家孫大娘家里是個女兒,遠嫁有了孩子之后,女兒就喊孫大娘過去幫忙,但讓孫大娘沒想到的是,自己對女兒那麼關心,幫忙出了不少力,結果還沒落下個好話。
原因是女兒和公婆在一起住,婆婆生病做了手術不方便照顧坐月子,孫大娘過去幫忙照顧女兒,母女倆住在主臥,女婿只能睡在客廳,剛開始女婿沒覺得有啥,但是時間久了沙發睡的難受,心里面多少有些不舒服。
孫大娘平時是個大嗓門的人,干事情說話都大大咧咧的沒什麼心眼,所以經常會吐槽女兒一些家里的事情,例如衛生、食物浪費、亂花錢等問題,而且經常像女兒訴苦「要不是心疼你,你請我來我都不來」。
有些話說多了也會讓女兒心里不舒服,但眼看著自己母親在這個家里忙來忙去,一個人照顧一大家子人,當女兒的也替自己母親感到心疼。
有了孫大娘這個「保姆」,女兒公婆算是放飛自我了,不需要照顧孩子也不需要照顧產婦, 竟然慢慢開始使喚上了孫大娘,這下孫大娘心里面就有怨氣了。
直到有一天,孫大娘和女兒婆婆因為一件很小的事情產生了爭吵,女兒再也忍不住,沖著婆婆大吼 「我媽是來照顧我的,不是給你們當保姆的」,說完就準備回屋里收拾東西,打算帶著孩子和母親一起回娘家。
看到事情演變成這樣,孫大娘心里面也特別的后悔,心想咋知道這樣,還不如不來伺候女兒坐月子,或者直接讓女兒回家坐月子。
娘家和婆家對待生孩子是兩種心情媽,娘家媽是心疼擔心女兒,婆家是期望著早點看到孩子。
不少家庭都只有這個一個女兒,所以都是主動提出去幫女兒坐月子,但是如果沒有提前和女兒婆家打招呼的話, 這種主動的方式可能會讓一部分婆家人不重視,甚至是不干活還說閑話。
再者,照顧人是很累的,哪怕這個人是自己的女兒,有時候難免也會有些小矛盾,心里面受一些小委屈。如果娘家媽是個心直口快的人,那麼有些話說不對了,也是影響到女兒看事情的想法。
畢竟當媽的還是心疼女兒,瞅著女婿哪不對了,或者婆家有哪些地方沒做好, 隨便給女兒說幾句壞話,可能就會導致女兒和婆婆產生「月子仇」。
除此之外,娘家媽在女兒心里的地位是無人可以替代的,說話的分量也比較重,如果娘家人屬于那種很強勢的人,也有可能把這種強勢的態度,傳染到婆家去,這也會容易導致女兒和婆婆之間發生矛盾。
第一,一定要提前商量
如果打算讓娘家媽照顧坐月子,一定提前讓女兒和女婿去溝通,再去和婆婆溝通,有些問題提前說了和直接下決定,造成的影響是不一樣的,能有效避免誤會和矛盾。
尤其是去女婿家里住的時候,要觀察女婿的態度,如果對方不是那麼愿意,不要上趕著過去,自己受委屈不少,還影響了女兒和婆家的關系。
第二,少說刺激女兒的話
如果娘家人是在女兒女婿家照顧坐月子,平時說話做事情多注意一點,少給女兒傳遞一些負能量,尤其是牽扯到女兒女婿的私事。因為娘家媽的話對女兒影響太大了,搞不好女兒就開始抵觸婆婆,對婆婆一家人產生不好的看法。
第三,保持好分寸感
對于娘家媽來講,去女兒家里照顧坐月子,相當于是過去做客了,所以說話做事也要有個分寸感。不管自己帶娃經驗多豐富,別人提意見了先別著急反對,不要讓人覺得不好相處,讓女兒夾在中間受難為,說話委婉一些,不要太沖動。
最后,真正明事理的娘家人,都是希望女兒過的好一些,希望女兒和婆家相處的融洽一些,很少去干涉女兒婆家的事情,是過去幫忙的而不是找麻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