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小時候也會因為 「家庭作業」做不完而煩惱,眼看越來越晚,父母既心疼孩子又擔心孩子完成不了從而被罰,不但會陪著孩子做作業,有時還會 「幫」著孩子做。那個時候的家庭作業還單純的是一些課本上的知識,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的學校為了可以增進孩子和家長之間的感情,時不時的會布置一些 親子作業。
雖然說這類作業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這卻苦了一些父母,每天上班到很晚回家,還要陪孩子做親子作業,特別是有些親子作業十分的需要時間, 動輒幾個小時,不但沒有達到增進親子之間感情的作用,還讓家長和孩子 深感煩心。
奇奇是一名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學習任務也有所增加,但是奇奇的表現卻讓父母感到欣慰,因為奇奇不但沒有抱怨越來越重的學習任務,反而越來越努力,平時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寫作業,經常寫到九十點,這也讓奇奇的學習成績一直都是 名列前茅的。
但是這天奇奇回到家之后,跟奇奇媽媽說出了一項特殊的數學作業,那就是數學老師今天沒有布置作業,而是有一項特殊的任務,那就是老師讓孩子明天帶1萬顆豆子去學校。寶媽也在家長群里看到了數學老師的話,意思就是說希望家長可以多陪陪孩子,雖然說奇奇媽媽覺得很奇怪,但是想著是為了孩子好,還是去超市 買了一大袋子豆子回家,吃完飯之后,奇奇便拉著媽媽開始了數豆子這項作業。
可是數著數著,寶媽發現看著簡單的數數任務,其實也沒那麼簡單,眼看越來越晚,孩子爸爸也加入了進來,一家人 熬夜數著豆子,眼看就快要到凌晨了,一萬顆豆子終于數完了,奇奇媽媽看著頂著 黑眼圈的兒子和丈夫,心里不由的抱怨起老師來。
到了第二天早上送孩子上學時,寶媽看著明顯睡眠不足、無精打采的兒子更是怒氣上頭,氣勢洶洶地帶著孩子來到學校,一見到老師就質問老師為什麼要布置這麼 奇葩的作業。可沒想到老師接下來的一番話,讓奇奇媽媽 反遭「打臉」。
老師表示:讓孩子數豆子并不是想要鍛煉孩子的算術能力,而是希望讓孩子脫離書本的去展開思維,利用各種方法去快速的數豆子,比如說昨天教孩子的 「稱重」等方法。
奇奇媽媽聽完老師的這一番話,知道是自己錯怪老師了,是自己的方法沒有找對,才讓孩子需要熬夜地去完成任務,但是心里也不免的抱怨老師沒有說清楚,可擔心老師會給孩子 穿小鞋,還是忍住了沒吭聲。
遇到問題及時、主動的與老師溝通
許多家長在遇到問題時,喜歡自己胡思亂想,或者選擇自己解決,從而出錯,導致和老師之間產生矛盾。而這種情況最為簡單的一種方法就是及時、主動的溝通老師,詢問老師,也許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尊重、體諒老師
家長們或許會覺得老師偏心等等,從而對老師心存不滿,但是家長們要知道,老師所面對的不是只有你家一個孩子,老師需要面對幾十個孩子和幾十個家長,老師作為培育下一代的園丁,更需要家長的尊重和體諒。
家長要做好老師教育孩子的好幫手
教育孩子不是學校、老師單方面的事情,要想孩子可以得到更好的教育,家庭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家庭教育可以培育孩子一個好的性格好的教養,而在書本知識教育方面,家長也要做好老師的好幫手,及時的和老師溝通分享孩子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