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夫妻雙雙辭職,回鄉把祖宅改造成3000㎡的花園之家

歷代文人墨客,似乎都格外鐘情這「淮南第一州」。一提起揚州,便是李白那句「煙花三月下揚州」,杜牧寫的「十年一覺揚州夢,還有張祜的「人生只合揚州死」......

穿越千年后的揚州,依然不減舊時的風雅。可以細品一座座精心雕琢的園林美景,也可以沿著瘦西湖賞遍春花秋月,哪怕走在尋常大街上,忽然躍入眼前的一樹繁花,也頗有揚州風味。

侯曄與丈夫的「飛貓鄉舍」,便坐落在這座園林之城的南郊。

說走就走,打造3000㎡花園之夢

侯曄和她的丈夫飛貓,原本是住在城市中的白領,九九六式的生活枯燥而繁忙。難得閑暇時,侯曄總是喜歡擺弄些花花草草。

看著在城市的露台無法施展花藝的妻子,飛貓決定把老家的舊宅和周圍的大片空地交給妻子來大展身手。就這樣,夫妻二人一拍即合,選擇在事業最輝煌的時期歸隱田園,把鄉下老宅打造成一個鄉村式花園。

3000畝的花園,皆由侯曄親手設計栽培,這座由她親手設計的花園,鮮花開遍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異。隨著花園逐步的完善,侯曄也從一名園藝愛好者,成為了頗有名氣的園藝師。

她說,私家花園是主人氣質的體現。來自湘西的侯曄,身材嬌小,卻性格直爽外向,做起事來雷厲風行,大家都稱她一聲「侯爺」。她的家也和她本人一樣,明艷張揚、野蠻生長,卻又不失湘西溪水細流般的溫柔風情。

一簇簇的繡球花沿著小道爭奇斗艷,看上去隨心所欲的花叢樹木,卻都是她親手搭配,但她從不干涉一草一木的自由生長,她想讓老天來做植物的園藝師,也許會碰撞出不一樣的驚喜。

愛人在身邊,姐妹在隔壁

為侯曄家注入靈魂的,要數這里獨特的人情味。

在一開始決定建造飛貓鄉舍時,侯曄和飛貓其實并沒有想太多。他們只希望能夠在工作之余的周末,可以讓自己和親朋好友們可以有個休閑的小空間。

為此,夫妻二人設計了一方優雅的陽光房。坐落在郁郁蔥蔥的花草中的玻璃小屋,是賞花的小天地,也是談天的好去處。

每到假日夜晚,侯曄家的陽光房總是聚齊了志同道合的好友,他們在這里賞著星空,聊著往事,朋友們笑稱侯曄從前是把文字寫在了紙上,如今則是把美麗寫在了大地上。

除了園藝,侯曄的另一大愛好便是收藏餐具。來自國外的古典餐具雖然已經沾上了歲月的痕跡,卻別有一番韻味,在侯曄家廚房里整齊地陳列著,每看到一樣物件,便能想到它身上承載著的回憶。在這里,侯曄和她的小姐妹們做著下午茶點,在布滿陽光的廚房里談天說地。

「理想的家,就是愛人在身邊,姐妹住隔壁。」侯曄在打造自己親愛的家的同時,不忘給好姐妹們也打造屬于他們的房間。

在一草一木間,感悟人生

侯曄自己的房間叫貓朋,取自成語「高朋滿座」的諧音;為喜歡大海的大姐打造的是地中海風格的房間——愛情海;二姐喜愛浩瀚無垠的天空,她的房間便是「星空」;三姐手藝了得,做得一手好菜,她的房間便叫做米倉。

三姐的早早離去給侯曄帶來了不小的打擊。每到花季,三姐房間窗前的玫瑰總是長勢喜人。

正如一句話所說,「生命不會消失,他會以另一種形式再次相見。」或許馥郁浪漫的花朵,是親友在這個家另一種形式的陪伴。

回歸田園后,侯曄在這六年的慢生活中慢慢地找到陪伴自己的方式,也對生活中的不如意有了全新的感悟。

終日與自己親手栽培的花花草草打交道,有時會在豐收季帶來意料之外的驚喜,有時也會因為老天爺不作美而帶來變數。侯曄想,草木尚且會一歲一枯榮,何況是人呢,現在的她,只想過好眼前的每一天。

遠離都市,是向往的田園生活

如果問侯曄田園生活最有樂趣的點在哪?豪爽幽默的她會回答「早上去撿雞蛋,追鴨趕鵝。」

這種田園牧歌式的生活給夫妻二人帶來了別樣的充實,大但由于遠離城市,在需要購買生活物資時并不方便。侯曄夫妻倆決定自己做一個大棚,除了美麗的繁花,還種上了不少蔬菜,再喂些小雞、小鴨,在生活能夠自給自足,也把花園布置成了更具生機的莊園。

城市里的車水馬龍,對習慣了田園生活的侯曄來說已經有些不適應,她很少參加城里的聚會,與城市的溝通大多數是一些花園訂單上的往來。

2020年的疫情,催生了許多人對于生活的深入思考,探索更不一樣的生活方式。

有的人更加未雨綢繆,想給生活多一份保障;有的人學會珍惜眼前人,改變了以往的相處模式;也有的人在居家隔離后,愛上了慢下來的生活......

有時候,讓生活慢下來也是一種勇氣。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放棄城市的便攜和繁華并不輕松。但對于侯曄來說,城市固然喧囂熱鬧,但喧囂過后卻是與家人陪伴和溝通的缺失。選擇離開城市,回歸田園,是歷經千帆后的堅定與豁達。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愛人相伴,亦能與三兩好友相聚,簡簡單單,卻是無數人的心之所向。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