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兒童教養
兒童健康
育兒好物
兒童安全
簡易生活
全部
    
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年齡段」,「這3件事兒」千萬不要逼孩子,得不償失
2023/08/21

昨晚在電梯恰好碰到樓下鄰居王姨帶著孫子回家,浩源哥倆趕緊喊了聲「奶奶好」。

王姨高興的合不攏嘴連忙答應著,同時支應旁邊的小孫子:「 趕緊喊阿姨呀,又不是不認識,這麼大孩子了怎麼越來越不懂禮貌呢」…………

看著旁邊眼里滿含淚水的小家伙那委屈的樣子,我剛想安慰幾句,電梯到了。

我們簡單打了個招呼,王姨就拉著孩子下了電梯。

就在電梯門關上的那一刻,我任然聽到王姨在對孩子一個勁兒的數落。

當然,作為成年人,我們可以理解老人,可是作為孩子,我們對他們不經意的一個 評價,貼的任何一個「 標簽」,或許都會對他以后的 性格成長產生影響。

這讓我想到我們老家有個大學生,畢業多年不僅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工作,如今32歲了,也從來不敢談婚論嫁。

不是孩子不夠優秀,而是從小的一些 性格缺陷讓他總是 自我懷疑自我否定

小時候,因為大人總是不經意的說「 這孩子內向,不愛說話」、「這孩子不愛出去玩兒,攆都攆不出去」…………

時間一長,孩子真就默認自己是這樣的性格,每天宅在家里學習,不喜歡和小朋友們說話, 雖然成績一直優秀,但社交能力卻很差。

曾經看過這樣一句話: 孩子未來的性格,往往藏在父母的一言一行中

都說「性格決定命運」,而 父母的教育方式也則決定了孩子的性格。

李玫瑾教授強調: 孩子的教育,性格比智力更加重要。

而12歲之前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期,所以,在這個階段年,這3件事兒父母千萬 不要逼孩子做,得不償失。

一:別逼孩子「打招呼」

當孩子沒有打招呼的時候,并不代表孩子就不懂禮貌。

可能是孩子 處于認生期,也可能是孩子 還沒有來得及做好準備。

父母千萬 不要因為覺得沒面子,去逼孩子打招呼。

而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去 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呵護他們幼小的心靈。

尤其在陌生場合,我們應該有足夠的耐心讓孩子去適應。

只有孩子內心真正豐盈了,才會養成好性格。

二:別逼孩子「勇敢」

你這孩子怎麼這麼膽小,這麼大了還不敢自己睡覺你看看你同學,人家一個小女生都那麼勇敢,你連上台說句話都說不利落大人無心的 對比只會讓孩子更加相信自己確實 不如別人,更加 膽小怯懦

勇敢是克服困難之后的一種掌控感,是強求不來的。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及時 識別并理解孩子的情緒,用 鼓勵的方式讓孩子明白自己的情緒是被父母接納的。

當孩子內心擁有 安全感的時候,才更加有勇氣。

三:別逼孩子「分享」

「來給小弟弟一塊兒,你這孩子怎麼這麼小氣呢」。

對于大人來說,分享是一件很容易且高尚的事情。

但對于孩子來說卻并不容易。

孩子2歲左右就擁有了「 物權意識」,他們開始有了「 我的」和「 別人的」概念。

在大人看來是一件微不足道的東西,在孩子眼里確是 寶貝

所以,孩子在某一階段出現「不愛分享」的表現是 正常現象,家長 不要隨意給孩子貼「小氣」的標簽。

無論任何時候,分享都應該是 自愿的,作為家長,我們可以 引導,但不要 強迫

育兒即育己,教育孩子其實就是父母的一場漫長的修行。

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無不決定著孩子的 成長軌跡。

所以,不要總是打著「 為孩子好」的旗號,逼孩子做一些自己不喜歡的事情。

自信陽光的孩子從來不是靠「逼」,而是 愛和引導

北醫護妹花80萬,將18坪舊房大改造,1坪都不浪費,衛生間干濕分離,陽光大陽台超治愈
2023/07/06
奶奶太會收拾廚房:用墻面收納,讓狹窄「單行道」廚房變整潔!
2023/07/06
新竹三口之家爆改40年老房,樸素布局卻一塵不染,看過的人都說溫馨:這才是真正的豪宅!
2023/07/06
月薪4.5萬,房貸530萬,買下40坪的房子,裝修壓力大,但有家了~
2023/07/06
斷舍離女孩出圈上央視,88㎡的家僅6件傢俱,常年堅持「不消費」
2023/07/06
52歲阿貝為愛妻用「6貨櫃花130萬」造60坪天然花園別墅,走進空中花園如進仙境
2023/07/06
屏東小夫妻,爆改46年狹長昏暗老房,改完明亮舒適,夢中情房無疑了!
2023/07/06
「媽媽,咱們家是不是很窮?」兩種不同回答影響孩子一生
2023/10/01
孕期,孕婦常吃的3種食物,可能是寶寶黃疸的「源頭」,早知早好
2023/10/01
3歲看大7歲看老?想讓孩子「更出色」,7歲前家長要給他立下「這5個規矩」
2023/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