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婷婷回來告訴我,班上有個同學被停課一周,因為他在學校做了很出格的事情。
這個同學之前是旁邊一個學校的,這個學期才轉到婷婷班上來。婷婷猜測這個同學在那個學校做事太出格,被學校勸退,然后轉到他們學校來的。
具體是什麼情況,我們就無法得知了。只聽說這個同學的父母平時對孩子還是很嚴格的,非打即罵吧。而孩子竟然還是做很出格的事情來,可想而知,孩子是多叛逆了。
其實,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父母的引導和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孩子出現以下三種行為,可能暗示父母管得太多了。
1、過度依賴、缺乏自主能力
前幾天,鄰居叫我幫她兒子送一本作業去學校。她說兒子經常丟三落四,她昨天就忘了檢查,結果果然忘了一本作業。
聽她的話里表達出來的意思,她經常幫孩子收拾書包。雖然孩子已經上六年級了,但是她依然不放心。所以孩子就干脆啥也不做了,讓媽媽來幫忙收拾。
如果孩子在面對日常事務時顯得無所適從,比如不知道如何安排作業時間、不會自己打理個人衛生等,這可能是因為父母過于操心,總是替孩子做決定,使他們缺乏自我管理的機會。
建議:
孩子的獨立性是逐漸培養起來的。父母應該逐步放手,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并承擔后果。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時間表,教他們如何規劃和管理時間,但最終要讓他們自己去執行。
2、缺乏自信、不敢獨立面對問題
小華無論是學習中,還是生活上遇到了難題,她總是向媽媽求助。小華的媽媽自從小華上學后就在家當全職媽媽,一心一意照顧小華的生活起居,對小華的學習非常關注,每當小華提出問題,她總是立刻給出答案。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