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進入小學后,為何有的孩子一二年級成績明明很優秀,但是到了三年級后,學習成績卻大幅度下滑?
很多家長應該都聽說過,小學三年級是小學階段的一個「分水嶺」,這個分水嶺就是孩子進入三年級后,學習成績會出現兩極分化的現象。
正因為如此,才會出現有的孩子一二年級成績名列前茅,到了三年級后成績出現斷崖式下降,這主要和孩子是否具備兩項能力有直接關系。
而培養這兩項能力的關鍵期,則是孩子2-6歲,也就是孩子讀幼兒園階段的三年黃金期,在孩子讀幼兒園的三年,我們主要是以釋放孩子天性為主,幼兒園也倡導快樂教育。
而讓孩子玩耍的過程中,我們也不能忽視讓孩子通過有趣的玩耍,在玩中培養一些關鍵能力,而這些能力直接關系孩子以后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
其實,那些小學后學習成績一直優異,成績一直穩居班級第一的孩子,在2-7歲大腦發育的關鍵期,家長都會有目的地引導孩子,讓孩子在玩中開發多項潛能,培養孩子的多種能力。
很多家長都是在娃上小學后才明白,幼兒園黃金三年,培養孩子的這2項能力很重要:
第一種能力
是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記憶力;
第二種能力
是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不少家長反映,自己家孩子上小學一年級后才發現,孩子總因為上課走神,不能集中精力聽課而被老師點名批評。
孩子上課時候坐不住,摳橡皮,左顧右盼,一會坐著,一會趴桌子上,東摸摸,西看看,注意力就是不在黑板上,老師強調多次也沒用,最后老師只能一次次私聊家長,讓家長無比焦慮。
其實孩子的這些表現都是做事情不能專注的原因,這樣的孩子專注力不好,專注時間太短,不管是上課還是回家做家庭作業,都無法專心,尤其是給孩子輔導作業時候,每天都把家長搞得焦慮,頭大,忍不住想發火。
這個時候,即使家長發現根源是孩子專注力差,想要再補救也很難了,因為已經錯過了培養孩子專注力的黃金期,幼兒園階段是培養孩子專注力的黃金期,很多家長都是錯過了才后悔自責。
那些上小學后學習成績穩居班級前三名,即使進入高年級乃至國中,高中,學習成績一直優異的學霸,
無一不是專注力超強的孩子。
專注力好的孩子,他們不管是上課還是做作業,都能很快集中精力,能輕易排除外在的干擾,學習效率也是事半功倍。
而如何才能在幼兒園階段,用孩子喜歡的方式,讓孩子在玩中培養超強的專注力和思維能力呢?
其實方法也很簡單,我發現不少進入小學后專注力好的孩子,都是通過讓孩子玩一種有趣的,專門訓練孩子專注力貼畫的方式,才培養了孩子非常好的專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