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天幼兒園就開學了,又熬過一個漫長的暑假。
暑假過后,女兒馬上進入到中班了,以后就是一個中班的「大孩子」了,最艱難的一年多終于是過來了。
女兒所在的幼兒園,中班多加了一個班級,小班卻只有兩個班級,一個班級最多26個人,據說還沒招滿。
當然了,女兒所在的學校人數相對比公立學校肯定是少很多,但是也具有代表性,以小窺大,說明2020年出生的孩子,甚至是之后一年的新生兒數量驟降。
二胎、三胎放開之后,還是會有一些家庭選擇要二胎、三胎,19年的年底疫情爆發,之后迎來的是三年抗疫時間,雖然夫妻在一起的時間多了,但是因為疫情的影響,新生兒數量驟降。
昨天帶著女兒去上美術課,跟其他幾個家長聊天,聊到了今年幼兒園的招生。
往年孩子到了入園的年齡,家長提前要安排,很多時候不能如愿讓孩子進入理想的幼兒園。
今年孩子輕松入園,而且還有很多幼兒園招不滿,因為適齡兒童數量驟降,幾乎是斷層式的。
可以想象,這一屆學生以后基本上不具備升學壓力。
不管是幼升小、小升初還是,國中升高中,現有的學校數量比較多,但是適齡學生數量很少,當很多學校都招不滿的時候,升學壓力無形中就消失了。
當然了頂尖學校還是具備一定的壓力,家長都想讓孩子進入好學校,競爭壓力一定會依然存在。
但是至少孩子們可以有學可上,大膽地想象一下,即便是國中升高中,往年都是50%的錄取率,到了這一代孩子上高中的時候,錄取率都會大大的增加。
不過也僅僅如此了,未來工作、生活,還是要看以后的經濟發展情況。
開學季,山東某小學,一年級有43個班,我們都能感受到家長的壓力。
這真的是有人歡喜有人憂,這一屆幼兒園小班人數稀少,一年級孩子卻達到頂峰,而且之后人數就驟減。
一年級的小朋友是17年、16年出生的孩子,正好是剛開放二胎的幾年,到了19年迎來新冠疫情,人們的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可以說這絕對是頂峰了,后邊很難再出現這樣的頂峰了,至少近幾年不容易。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