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末,在遊樂場裡遇到這樣一幕:
一個4歲左右的小男孩正玩得開心,等在一旁的媽媽接到一個電話後,沖孩子喊:「寶貝,我們得走了。」
小孩兒根本沒搭腔。
媽媽又催。
孩子依然捨不得放下手裡的玩具,只是抬起頭,央求到:「媽媽,我想再玩10分鐘!」
媽媽沒好氣地說:「不行!走!媽媽等下有事呢!」
哪知孩子的倔脾氣上來了。一邊扯著嗓子尖叫,一邊雙手死死抱住遊樂場裡頭的一根柱子。
大庭廣眾之下,母子倆就跟一根柱子較上勁了。
起碼折騰了小20分鐘,孩子估計也是沒力氣了,媽媽才滿頭大汗地拖著孩子狼狽離開了。
我在邊上看得都累。
這種情況在育兒中不少見。
比如,該吃飯了,你喊半天孩子不理你;該跟小夥伴說拜拜了,你叫半天孩子不動身;該關掉電視寫作業了,你催半天沒進展……
孩子嘴裡可能同時還撒嬌著:媽媽,再等下嘛。
總之,要求孩子從一個狀態切換到另外一個狀態,好像特別困難,特別不容易配合大人。
這種時候,怎麼辦?答案是,分情況,有技巧地應對。
01
「只能多玩10分鐘。」
很多家長困惑,為什麼明明跟孩子約定好,孩子總是不遵守呢?
說好只能看一集動畫片,結果一集結束了,孩子說「讓我看完下集吧」。
父母就覺得讓孩子一直掂掛著動畫片也不好,所以讓他看了。
說好只能玩30分鐘,結果一個小時過去了,孩子說「讓我多玩10分鐘吧」。
父母就覺得反正10分鐘也不長,所以讓他玩了。
10分鐘雖然不短,但×2、×3、×4,就是一筆難以計算成本的時間賬。
孩子一點點提要求,父母也覺得合理,于是一次次滿足他的索要。
其實,孩子是在試探你的底線。
當他發現,無論他提什麼要求你都會答應,就會變得肆無忌憚,不再把你的要求放在眼裡。
你以為無傷大雅的小小拖延,正在毀了孩子的自製力,也嚴重損害了你作為父母的尊嚴。
父母的縱容,會讓孩子變得過度依賴。
不管他有什麼心願或要求,只要向父母提就可以了,孩子會發現不僅可以在情感上依賴父母,也可以在行為上依賴父母。
「媽寶男」就是這樣出現的,懶得動手,懶得約束自己,反正有父母撐腰。
父母的妥協,會讓孩子變得過度自大。
總被滿足的孩子,會習慣對他人頤指氣使、指指點點,認為任何人都不能違背自己的意思。
一旦被否定,被反抗,他們難以承受打擊,會變得很脆弱。
為了孩子,我們一定要做溫和而堅定的父母。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