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菲菲家女兒自從開始上幼兒園后,她就開啟了異常豐富的內心戲。看到老師拍的照片中沒有自家娃,就會焦慮: 孩子在學校適應嗎?老師是不是不喜歡我家娃啊?
為了能了解到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她從早上送孩子入園到下午接孩子,中間至少會給老師發不下10條信息。同事都吐槽她把老師當保姆了!
說實話,4年前,女兒剛入園時,文文爸也是各種擔心。總害怕老師不喜歡自家娃,總是想辦法的去跟老師溝通,甚至送禮,只為老師能多關照下女兒。
跟與老師打交道4年后,我發現只要能跟老師有效溝通,別說一些老師不愛聽的話,孩子一樣會受到老師的喜歡。
那麼,怎樣跟老師溝通最有效?還能讓雙方都舒服呢?文文爸跟既是幼兒園園長又是家長的鄰居李姐來聊聊這個問題。
李姐在我們家旁邊一所私立幼兒園當園長20多年了,同時當家長也是10多年了,深諳老師與家長的溝通之道。
當我跟她請教了同事菲菲的擔憂后,李姐打趣的說道:幼兒園老師要面對班上好幾十個孩子, 是沒有辦法事無巨細照顧到每一個孩子的。當然, 也沒有時間跟精力,更沒有心思去搞區別對待!
所以,面對有些家長想求關注、刷存在感的行為,老師多少有點無奈。李姐說 ,想讓孩子在幼兒園被老師喜歡,一是,別說得罪老師的話;二是,做到有效溝通!
①開口就問「老師,我家孩子怎麼樣?」
對于新入園的孩子家長,切忌一開口就這樣問老師。李姐有舉例說,有個學生家長,在開學第一天,就跟老師發信息詢問她家孩子怎麼樣?
用李姐的話來說,開學才一天,老師人都認不全,哪里知道你家孩子咋樣啊?內心往往就會嘀咕一句: 你哪位呀?
其實,對于老師來說,這樣寬泛的問題,他們也的確不知道怎麼回答。
所以,家長們在跟老師溝通時,要先自報孩子的姓名,說說孩子的情況,把要問的問題說具體,這樣的溝通效率才會高。
比如,老師,我家孩子某某某,這幾天對上幼兒園很感興趣,但自理能力有些差,不知道在學校能否自己吃飯、喝水、上廁所、睡覺,麻煩老師多關注下......這樣的溝通方式,更有助于老師了解和幫助孩子。
②不看群消息,有答案的問題重復問
菲菲家孩子入園前,老師就在群里面發了入園須知,比如什麼時候開家長會?帶不帶孩子?孩子何時入園等,入園須知中都講得清清楚楚。
但菲菲就是不認真看入園須知,就在群里問老師,被老師一句 「請認真閱讀入園須知」,整的郁悶不已。
想要跟老師溝通順利,老師在班級群發了任何的消息,家長都要先看,不明白的再問。別不看就問, 一是會惹得老師不悅;二是增加溝通成本。
像女兒一年級定校服,老師明明提前了一周通知家長量孩子的尺碼,等過了1周,發校服了,有家長說孩子沒有看見校服,也沒看到量尺碼的消息。這讓班主任老師很是無語。
③「老師,我來幫孩子抓鬮」,暗示給老師「好處」
有些家長想老師能多關注孩子,就想使用一些「潛規則」。李姐說,她們幼兒園的延時課名額比較緊張,為了公平起見,就讓孩子們抓鬮決定。
有家長就給老師打電話,要自己來學校幫孩子抓鬮,還暗示給老師「好處」來換名額。 但老師坦言:很尷尬!
李姐說,家長們可以試想一下,我們平時在家帶一個孩子都累得夠嗆,幼兒園老師還得面對好幾十個孩子,那種壓力可想而知。
總的來說,想讓孩子在幼兒園被老師喜歡,家長在跟老師做好有效溝通的同時,還要多幫助孩子適應幼兒園生活。
上文總結了跟老師溝通的「大忌」,大家肯定想知道: 具體怎樣溝通,才更高效呢?
文文爸通過跟李姐的溝通,幫大家提煉總結了以下幾點:
①幫孩子盡快適應幼兒園
李姐說,家長要重視孩子的生活與行為習慣,培養其獨立自理能力很重要。在幼兒園里,一個能自己穿衣、吃飯、上廁所的孩子,往往會被老師當成榜樣來鼓勵其他孩子。
家長在跟老師溝通的同時,要把問題說具體,比如女兒上幼兒園時吃飯特別慢、愛說話,我就跟老師溝通了這個情況,讓她在孩子吃飯時有意無意的敲打一下,在家我們也經常叮囑她認真吃飯、不聊天。很快,她吃飯說話的習慣就給改過來了。
②家長會,別缺席
學校設置家長會的目的,就在于專門留出時間讓家長與老師溝通。家長可趁著家長會,好好跟老師溝通一下自家孩子情況。
在跟老師溝通孩子情況時,家長別一味的光說孩子的缺點或者優點,可以如實說一些孩子在家的情況,比如寫字姿勢不對、不能堅持晨讀、寫作業不專心等。
老師聽到這些,就會對比孩子在學校的情況,然后適時的叮囑提醒孩子,更有利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③跟老師溝通可定期,但不必強行
有些家長為了讓老師多看娃兩眼,總是有事沒事就想跟老師約飯、約咖啡聯絡感情。其實,這真沒必要!
正如李姐所說,班里孩子學習、行為好的孩子,一看就是家長用了心的,這種家長就算一學期只跟老師溝通一次,也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當然,有家長想固定時間,比如一個月或兩個月跟老師溝通一次,以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也是完全可以的。
跟李姐一番溝通下來,發現老師們最想得到的, 是家長們的理解與信任,而并非「好處」!
所以,家長們想要跟老師高效溝通,就請多給老師一份尊重,多一份理解與信任,對孩子的成長會更有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