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兒童教養
兒童健康
兒童安全
育兒好物
簡易生活
全部
    
心理學:媽媽是「什麼性格」,孩子就是「什麼命」
2023/11/05

著名心理學家蘇霍姆林斯基(Homlinsky)說;「 孩子道德發展的源泉以及根本,在于母親的智慧、情感和內心激情,人在自己的道德發展中變得如何,取決于有什麼樣的母親。

對此深以為然,通常情況下媽媽是什麼性格,孩子就是什麼命運?鮮少有人能夠掙脫這一定律的束縛。

因為母親是一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以后,見到的第一個人,也是第一個與其聯系最深的人。孩子對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皆基于母親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

媽媽若寵溺無度、沒有規則意識,孩子就會目無規矩、我行我素;媽媽若控制欲強、掌控一切,孩子就會懦弱自卑;媽媽若情緒化,孩子就會歇斯底里。

這個世界幾乎不存在,父母一無是處而孩子卻成長得格外優秀的案例,所有優質的果,都是因為當初用心種下的因。

所以作為母親其實是一場漫長的個人修行,個人修行到位,孩子就會有出息,個人修行不夠,自己痛苦孩子跟著遭罪。

但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意識不到這一層,一旦孩子未能表現出如其所愿的行為時,這些父母往往會抱怨孩子難以管教,而從不反思自己的行為是否有什麼問題。

這其實是教育大忌,卻每天都在人世間上演。

南京捷運站曾爆出這樣一則新聞:一女孩因為總不寫作業,還對媽媽撒謊。其母認為自己教育無效,便將其丟在了捷運站讓社會教育。

女孩被丟棄后驚恐無助,在捷運里大哭,被警察發現。聯系到這位女孩的母親時,剛開始這位母親矢口否認,自己是這位孩子的母親,直到最后才承認。

表面看,這件事情似乎是一個母親對教育孩子的無助。但透過現象究其本質, 我們會發現其實孩子只是在模仿大人罷了,大人是一個情緒化、遇到問題就逃避的人,又憑什麼要求孩子誠實上進呢?

有網友一針見血的評論說:「有如此情緒化,缺乏自省意識和責任感的媽媽,女兒的表現一點都不意外。」

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的,父母是什麼樣,孩子就會什麼樣。所以為人父母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請先約束自己的行為。

不要覺得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糊弄一下也無妨。

正是因為他們什麼都不懂,沒有好壞對錯的觀念,而母親又是他們生活中最重要的依靠,因此他們會自然而然地認為母親的一切行為都是對的,從而模仿。

心理學上有一個效應叫「胡蝶效應」,是說在某一個地方胡蝶拍一拍,到別的地方就有可能形成龍卷風。

媽媽的情緒控制、心理變化,看起來微不足道,但卻直接決定了孩子的情緒狀態、命運走向。

所以說成為母親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情,更是一項漫長的自我修行。如果你是一個媽媽,請不要理所當然的認為你的孩子就該怎樣怎樣,而要學會從你自身出發去教育孩子。

當你是一個情緒穩定的人時,你的孩子自然也冷靜沉著;當你積極向上,孩子自然會充滿活力;不要過分強迫孩子,請遵從他們的成長規律。

作為媽媽以下三點,請一定要牢記。

一、控制住自己的情緒

現實生活中,父母們常常只會站在自己的角度,向孩子提一些不符合他們成長規律和認知的要求,不過問孩子的感受和情緒,只關注結果。

一旦孩子沒有達到自己的要求就會情緒失控,對孩子大加指責。

事實上這并非是孩子的過錯,而是家長的無能。為人父母,你當然也為孩子做長遠打算,但這一過程中,請務必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把自己的問題推給孩子。

二、多給予正面的鼓勵,而不是負面指責

心理學家認為,積極正面的鼓勵能夠喚醒孩子的感受能力,讓其看見、感受到更多積極正向的事物,從而有益于孩子健康的成長。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勢必會犯錯,很多媽媽們都很擅長指責孩子的過錯,卻總是忘記稱贊孩子們的努力和做得好的部分,實在是得不償失。

三、引導而不是命令

心理學指出命令式的話語會讓人暫停思考。很多媽媽們習慣于在生活中命令孩子去做某些事情,這其實會對孩子的成長、智力發育造成不小的損害。媽媽們要學會用引導的方式去教育孩子,而不是命令。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

北醫護妹花80萬,將18坪舊房大改造,1坪都不浪費,衛生間干濕分離,陽光大陽台超治愈
2023/07/06
奶奶太會收拾廚房:用墻面收納,讓狹窄「單行道」廚房變整潔!
2023/07/06
新竹三口之家爆改40年老房,樸素布局卻一塵不染,看過的人都說溫馨:這才是真正的豪宅!
2023/07/06
月薪4.5萬,房貸530萬,買下40坪的房子,裝修壓力大,但有家了~
2023/07/06
斷舍離女孩出圈上央視,88㎡的家僅6件傢俱,常年堅持「不消費」
2023/07/06
52歲阿貝為愛妻用「6貨櫃花130萬」造60坪天然花園別墅,走進空中花園如進仙境
2023/07/06
屏東小夫妻,爆改46年狹長昏暗老房,改完明亮舒適,夢中情房無疑了!
2023/07/06
好多「懷二胎的媽媽」反應可能比頭胎大,這是為什麼呢?原因看這里
2023/11/11
朋友圈都刷屏了:一對「懂事」的父母,勝過「百萬的學區房」
2023/11/11
爸爸坐牢,媽媽出走,「獨自」撐起三代之家的6歲女孩,如今怎麼樣了……
2023/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