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新生兒,對于大部分父母來說,既是件幸福的事,又是件充滿挑戰的事情。因為新生兒沒有說明書,卻又需求多多。至于我們能不能及時滿足他的需求,有時候完全得靠猜。
猜得對不對,就全憑父母和長輩的經驗。
有一個問題,會經常困惑新手父母:新生兒到底是怕冷還是怕熱?給他穿衣服到底是得多穿還是少穿呢?
咱們一起來探討下~
《美國兒科學會》一書指出:寶寶在1歲前,他的體溫調節能力發育不完善。
當處于過冷或過熱的環境時,他很難自己調節體溫。
比如我們大人,在偏冷的環境時,可能凍一凍也沒事,事後喝一杯熱水就好了。而在偏熱的環境下,捂一捂也還行,不會出什麼大問題。
但新生兒不行,他剛出生,不管是皮膚表層,還是體溫調節系統,都沒有發育得很完善。如果在過冷的環境裡凍一凍,或者在過熱的環境裡捂一捂,他可能就生病了。
所以說,嬰兒既怕冷,又怕熱。只有溫度適中,他才覺得舒服,也才能健康成長。
這是不是和你想的不一樣呢?
而給寶寶穿衣服,起的作用就是:在較冷的情況下,防止熱量散失,保持身體暖和;在較熱的情況時,又得利于寶寶散熱,不能捂得太嚴實。
有很多寶媽問我,新生兒既然自己難調節體溫,那是不是要給他穿很多衣服?
其實,不管在冷還是熱的環境下,寶寶不是穿得越多越好。一般情況下,當處在同樣的環境中時,新生兒只需要比我們多穿一層衣服就好了。
寶爸寶媽們別弄錯啦。
我們總說,有一種冷,叫媽媽(奶奶)覺得你冷。
當我們裡三層外三層裹得嚴嚴實實時,孩子卻穿著單薄四處嘚瑟。這時候,我們難免看不下去,秋衣秋褲大棉襖,說什麼也要給他套上。
我們無法理解,這麼冷的天,孩子穿這麼少,能不凍著嗎?而孩子也無法接受,明明沒那麼冷,非要我穿這麼多,太霸道了。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